李崇之父辈兄弟之人投奔北魏,史载皆赐爵为公,至于以何功赐爵,史载不详,但北魏初立足中原,除怀有笼络北方世族特予高爵外,恐无尺寸之功亦不会赐爵,然从其子孙特长来看并不善武功,大概系以智靖民所立功勋。
李崇生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兴安三年(454),卒于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6)。14岁为官,71岁卒于其任,居官57年,历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四朝为臣。其从弟李平在孝文帝太和初年拜通直散骑侍郎,卒于孝明帝统治时,历三朝为臣。李崇、李平为官时正值北魏入主中原统治时期, 由于北魏是拓跋族所建立政权,汉人不服,总以南朝政权为正宗,“南向之心,日夜以冀”②。北魏内部矛盾尖锐,时有民人反叛,北魏政权北有柔然威胁,西与西南又有羌、氐等少数部族骚扰,因此北魏政权虽立足中原,但却处在风雨飘揺之中,所以镇边、平叛、讨伐之战连绵不断,确需一批能应付各种战事的文武兼备的人才,李崇、李平正应时而生,应时而展其才。
现在的陕西南部在北魏时正是氐人活动区,氐人最早的活动区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东北,一直到陕西略阳县和甘肃徽县、成县附近,分为十多个部落,他们自有语言,但因长期与汉人杂居,懂汉语,只是在本族人内用氐语交流。自汉中叶以来即以种田为主要生计,他们也自有姓氏,东汉末年以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杨氏最强,西晋初年氐族杨氏返回略阳,东晋时氐杨氏建仇池国,不久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孝文帝时,前秦已灭亡,但氐人却仍分布在川、陕、甘一带,统治者一有横征暴敛,他们则聚众反抗。孝文帝初年,州刺史在陕南一带治理不力, 南方的萧齐政权时时挑拨汉人、氐人之间矛盾,陕南一带极不安定。这时的李崇年方弱冠,孝文帝即让李崇以镇西大将军身份为荆州刺史,镇守上洛(今陕西商县)。为达镇慑之目的,孝文帝征发秦、陕二州之兵护送李崇上任,李崇予以拒绝。他大概已研究了历代统治之道,也或许了解了民叛之因,懂得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他认为,民人骚扰,错在刺史处置不当,如果发布诏书,安抚百姓,会比重兵强压效果更好。于是他带数十骑上任,宣布绥靖安民的诏书,将抓获的萧齐边民放回,萧齐官民深受感动,也将所获北魏人口 200余人放回,自此萧齐与北魏在川、陕、甘边界之地和好相处。在李崇任荆州刺史之时,无战火,一片太平景象。
孝文帝南讨汉阳时,氐人杨灵珍与其子杨双率步骑万余人, 攻占武兴(今陕西略阳)。时李崇行梁州刺史,驻守汉中,武兴之西为定军山,北为阳平关,东南为南郑、汉中,北为汉中地区,山峦重叠,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第70至72回所记黄忠杀夏侯渊,诸葛亮与曹将争夺汉中即在此地。武兴是氐杨祖上所建的军事据点,武兴城只有西北门一个,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时又与萧齐军队联合以武兴为据点进攻北魏军队。孝文帝任命李崇为持节大使,代表皇帝都督陇西诸军事,率众讨伐。李崇先摸清地形,从山间小路出奇兵,岀其不意,前后夹击,击败氐人杨灵珍部,使其部众减少大半。这时杨灵珍的弟弟杨建又率兵五千,占据要塞路口,积木垒石抗拒官军。李崇命其部下统军慕容拒率五千兵另从小路攻破,李崇率军攻击杨灵珍残兵,俘其妻子儿女,攻陷其据点武兴。这时萧齐又调兵遣将援助杨灵珍,李崇率众迎击,杀杨灵珍弟杨婆罗,俘萧齐将领郑猷,杨灵珍逃遁,后又在武兴城西北的白小河一带暗中扎寨,李崇探知,立即袭破, 杨灵珍远逃,使陕南一带平定,孝文帝高兴地说:“使朕无西顾之忧者,李崇功也。”①平定陕南,使北魏无西顾之忧,所以至宣武帝元恪初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崇则成为朝中重臣,征为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转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在此之前,李崇的实职最高者是河南尹,荆州、梁州刺史,官不过三品,而今晋升为卫将军、列曹尚书,官升至从二品,州中正多是德高望重者为之,官位高,名望重,又掌兵权,可谓一时名臣,故朝廷有要务,需重臣震慑,多委任李崇。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居于西方的少数部族称戎,居于北方的称为狄,居于江淮流域及其以南的称蛮。在北魏统治区域内,淮河两岸、长江以北地区的蛮族常聚众闹事,南朝及北朝都深感到为患甚大,中央又令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李崇应敌制变,先消灭在今河南唐河县西湖阳镇一带为乱的蛮众, 将其迁至幽、并州,因功封为魏昌县伯,又灭在长江北岸的蛮众, 皇帝下诏云李崇“可都督淮南诸军事.坐敦威重,遥远声算”②。
自东晋以来,东晋南朝都曾有人力图统一中原,但从未成功,大致形成了南北朝划淮而治的局面。淮河防线以淮南市为最重要军事据点,其北达汝南、许昌,直控郑州、洛阳,东为六朝古都建康的门户,南达江陵(荆州)、襄樊,故是南北朝时期兵家必争之地。东晋的防务,上游在荆、襄,下游在淮南,后来赵宋王朝的李纲就说:“六朝之所以能保有江左者,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间。”①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皇帝攻东晋,即在淮南治所今安徽寿县(时称寿春)发生。寿县之北夹淮河两岸有一重要地点,名曰硖石山,淮水流经其山之中,为便于镇戍,古来即在两岸各筑一城,作为屏障淮河的据点,谁控制了这个据点,谁就控制了淮南,卡住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寿县在长江以西,故在南北朝时期又称江西之地。北魏为使南疆安定,就须派重臣镇守,宣武帝元恪认为李崇可都督淮南诸军事,于延昌初年,加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中国自秦汉以来,皇帝以下,先以丞相为百官之首,后为限宰相之权,以免对皇帝形成威胁,将丞相改名为司徒,太尉改称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三者称三公,三公共为宰相。又为限制宰相权力,汉武帝以来扩大了皇帝私人秘书尚书的权力,至东汉形成了“号为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魏晋时期中书出诏令,权又超过尚书,南北朝时期门下省审核中书令所起草诏书,门下又贵幸,侍中是门下省长官,虽在孝文帝后地位仍为正三品,但却能参与机密。车骑将军在北魏为二品,对李崇加侍中,是授予可参政之权,加车骑将军是增品,品与俸禄相连,增品即增俸禄,提高经济待遇。李崇不辱使命,在寿县10年, 处事得体,多次击败内部叛军和外部敌军的骚扰。尤其是7岁的明帝刚继位时,梁武帝派其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击西硖石,同时派遣多路兵马进攻寿春等地,李崇分遣诸将,与之相持,并训练水军,与之鏊战,大破其军,俘斩3000余人,受到太后褒奖。后来梁军决淮水,欲淹北魏之兵,李崇便在西硖石之间将舟相连为桥。在北岸船上架楼,高三丈,以观敌情。所连之船,十步安一个篱笆,以板装制,成水寨,贼至可陆战,拆船则水战。又在楼船北侧, 预备大船几艘,以防南军火攻。又为了防水,李崇在八公山上筑一城,待水大时,将军迁至城中,因李崇曾封魏昌县伯,故民人称之为魏昌城。李崇在淮南镇守十几年,“沉深有将略,宽厚善御众。”①又训练了数千人的敢死队员,号称“卧彪”,南军对李崇之兵甚畏惧,梁武帝为扩边千方百计用反间计,离间宣武帝元恪与李崇的关系,并以授李崇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 诸子皆为县候的许诺拉拢李崇,然李崇却忠心不二,元恪屡屡下诏书予以慰问,梁武帝不得不叹服李崇之忠和宣武帝元恪用人不疑。孝明帝时,因李崇守淮南有功,除中书监、骡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四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不久又拜尚书左仆射,迁尚书令,加侍中。中书监、尚书令、侍中皆分别为中书、尚书、门下省长官,系宰相之称,孝文帝后仪同三司、都督诸州军事的品级低于位极一品的八公(即上三公:太师、太傅、 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二大:大将军、大司马),属从一品官,但却高于二、三品的三省长官。可见李崇已成为既掌实权又品级至极的重臣,所以到其晚年,柔然人入侵,69岁的李崇仍应诏命出征。第二年六镇起义爆发,官军一战即溃,皇帝朝议,众以为须派重臣弹压,于是孝明帝仍让70岁的老将军李崇为北讨大都督,李崇率众尚能累破贼众,故至死仍居开府、侍中、将军、仪同三司等高位、高勋。
李崇之长子李世哲“少经征伐,颇有将用,为三关别将,讨郡蛮大破之,还拜鸿胪少卿”②,后兼太常卿。李崇之次子李神轨也 “累出征伐,颇有将领之气”③。李崇之从弟李平以文吏有才干在朝中任官,京兆王元愉谋反时,宣武帝委任李平为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李平辞行时激动地对皇帝说:“陛下不以为臣不是武才,而委任于总督之任,如果兵岀后,元愉即谢罪军门,则送之大理判罪,若一意孤行,我则鸣鼓征讨,杀其头颅,亦非陛下之事。”①李平号文臣,但善御兵,又有胆气,战事一起,蛮人数千冲至李平帐前,箭矢入李平帐中,李平坚守不动,从而使军心稳定,很快将蛮人击溃。李平带兵进攻冀州,竟也不辱使命,大破元愉反军,将元愉擒获。不久迁中书令。明帝时,南梁王朝派遣大将赵祖悦进攻寿春,又派多路军进攻淮南诸镇,李崇首先分遣诸将,败梁军, 但这时许昌县令兼麻戌主陈平王投降梁军,并勾引梁军进攻北魏,李崇只得上表救援,皇帝派镇南将军崔亮救援,二人意见常不合。为协调二人同心齐力破贼,孝明帝派李平以尚书身份使持节、镇军大将军,节度诸军,东西州将,一听其节度,若再闹矛盾, 可以军法处置。李平奉诏即率步骑二千赴寿春,严格约束李崇与崔亮,二人在李平节度指挥下,恪守职责,奋力杀敌,将赵祖悦斩首,胡太后在宣光殿会见,赐金装刀仗一口。由于李平有军功,故死后胡太后下令在东堂举哀,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文烈公”。
武能安邦,在战争年代以武立功是升官之捷径,李崇、李平、 李崇之子李世哲、李神轨皆以军功升官而显族。北魏年代虽在中原有一段相对统一安定的时期,但是蛮人、氐人、南朝、柔然等时时骚扰,故在安定之中又有不安定,所以治国之能吏亦非常需要,文武皆备者则更显得高人一等,李崇、李平亦正是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