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祖领袖李元忠性仁恕。在家乡殷州西山李鱼川居住时,被人盗去两匹马,家人将盗贼抓住后,他竟将马送与盗贼,以示警戒与关怀。李元忠之父李显甫集诸李数千家在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圆五六十里之地居住,可见其庄园很大。李元忠家甚富,所以借贷者甚多。李元忠在家期间,曾焚烧过债券,得到乡里诸人家的尊重,所以在响应高欢攻殷州时,乡兵皆踊跃。高欢时,李元忠曾为光州刺史,当时光州正闹灾,人人皆有饥色,李元忠上书请皇帝赈贷粮食,但皇帝只批准1万石粮。李元忠感到太少,竟拿岀10万石粮赈济。事后上表陈述,因其宽厚济人,所以不仅未责备,反而征拜待中。
李元忠的女儿李法行,自幼即好道教,截指发誓不嫁人,从而落发为尼。其尼姑庵离邺城300里,来往都是徒步,常常出现没有饭食的现象,但是遇到有宰杀耕牛者,她都脱去部分衣物, 以求赎回耕牛之命。北齐亡国后,邺郡一带遭战乱,人民无食,她便在路上施舍粥饭。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宗侃与族人李孝衡为地界问题发生争执,互相诋毁,她出面调解,说:“我也有地,二位总想得到地,任意占取吧,不要轻易闹纠纷。”李宗侃等惭愧,竟对有争议之地互相推让,成为闲田。
李士谦虽不为官,但在乡间确是一名人。他常以慈让为怀。李士谦家中十分富有,但平时非常节俭,却以贩济施舍为务。州里有丧事,他出资相助。遇有因土地资产之争,李士谦总是出财资助少者,使二者相均等,争议者感到惭愧,反而互相推让,和好如初。他人的牛跑到李士谦的田中,李士谦牵出,好好喂养,让牛的主人牵走。看到有人偷他的庄稼,他装作没看见而走开,他的仆人抓住了偷粮者,他说:“这是穷困所造成的,不必责备。”便令放走他。村民董震,醉酒后与李士谦的仆人角斗,董震卡住其仆人的咽喉,致使仆人当场死亡。董震去李士谦处请罪,李士谦说: “你本无心杀人,不必请罪,请速逃走,以免官吏抓获。”他常赈济贫民,有一年春天,他放债一万石,正巧当年五谷不收,借贷者无力偿还,都来道歉。他说:“我家多余的谷粮,本来就想用于赈济, 并不想求利。”于是召集全部借贷者,酒食相待,然后将借券烧毁,说—“债已了,希望大家不要记这回事了。”第二年又碰上丰收年景,借贷者争着来还,李士谦坚决拒收,一粒未要。第三年又碰上大灾荒,有许多饿死者,李士谦倾全家之资施舍粥饭。赖其粥饭活者数计万人左右,对于死者,他负责雇人掩埋骸骨,在其家乡无白骨露于野的现象。来年春天,他又拿出种粮,分给无种子下地者。赵郡这个地方的民人都得到了李士谦的恩惠,李士谦年少时曾做过东魏广平王元赞的参军,李士谦的恩惠使许多人免遭了死于沟壑之难,所以人们都对其子孙说:“我们都是李参军的遗惠啊!”李士谦一生就是这样宽大慈悲,三十年如一日,凡遇凶年,他就散发谷粮万余石,做药剂以救病患者。有人对李士谦说:“你家子多枝旺,这是多年积的阴德呀。”他说:“不讲什么阴德,我这样做,是让子孙们都知道,都要效法去做。”李士谦慈善的行为,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与其处世哲学是一脉相承的。他爱好谈论玄学理论,相信佛家的善恶报应说和生死轮回说。有人不相信佛家的这套理论,他说:“积善有庆,积恶有灾,这并不是错的。佛经上所说的'转轮五道,无复穷已',就是贾谊所说的'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的含义。”他认为好人死了转世也好,但变化之因皆起于心,因此应心善。他崇佛,他说:“佛,日也; 道,月也;儒,五星也。”因此佛光最亮,道、儒是佛之反光。他反对重刑,认为不能轻易判死刑,他说:“人不畏死,不可以死吓唬人。”但是他却主张用肉刑,贪赃一次,断其一脚趾,再犯,则断其左腕。犯流刑者断其右手三指,又犯者,断其腕。小偷黥其面颊, 再犯,砍其右手三指,仍不改,则砍其手腕。这样就可使盗贼、贪贼者禁止。他认为流刑之弊,在于流至边境,会召戎狄来侵犯,不是求安之道。他主张禁止赌博,赌博是盗贼兴起的萌芽,应对赌搏者施以黥刑。李士谦之论,虽未必全部得体,但当时却也得到许多人的赞同。
李士谦待人宽厚,好施舍穷人,故得人们称颂。隋开皇八年 (588)李士谦病死,赵郡男女无不为之流泪。许多人说:“我们不死,却让李参军死去了。”送葬之日,送葬之人达万人,许多人送丧葬之礼,其妻不收。其妻范阳卢氏说:“参军一生好施舍,今去世,我不能改变其志向。”卢氏在李参军死后又散粟500万以赈济穷人,放免了奴婢30人。
平棘李氏自李顺开其肇基,持攀龙附凤,以儒传家,居官以能,仁孝治家四大信条度过北魏、北齐、隋三个王朝,荒乱多事之季,仍长盛不衰,其后人在唐朝仍辈辈有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