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悌持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31
颗粒名称: 1.孝悌持家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孝是处理家族中上下关系的原则,悌是处理家族中左右之间关系的原则,上下左右关系处理得当,则家族和睦,互相提携, 互相照应。因此,孝悌几乎是中国所有大家族所讲究的训条,平棘李氏亦如此。李均之六代孙李德饶居官宣传孝悌,“每巡四方,理冤枉,褒孝悌”,“德行为当时所重,所与交结,皆海内髦彦”③。其父母去世后,水浆不入口五天,哀号大哭至咳血数升。送葬者千余人,看到李德饶至孝纯真的行为,无不为之流涕。李孝伯的兄长李祥一家最重视以孝悌治家。李祥本人被乡里称为宗主,特别注意安抚流民。平棘李氏也以孝悌标榜自己,对孝悌者大加赞赏。由于平棘李氏讲孝悌,所以家族和睦,子孙代代相袭,互相关照,故为一代望族。
关键词: 平棘 李氏 孝悌

内容

孝是处理家族中上下关系的原则,悌是处理家族中左右之间关系的原则,上下左右关系处理得当,则家族和睦,互相提携, 互相照应。因此,孝悌几乎是中国所有大家族所讲究的训条,平棘李氏亦如此。
  李均之六代孙李德饶居官宣传孝悌,“每巡四方,理冤枉,褒孝悌”,“德行为当时所重,所与交结,皆海内髦彦”③。他的父母病重期间,一心侍候,饭吃不下,觉睡不着,竟十日未曾解衣就寝。其父母去世后,水浆不入口五天,哀号大哭至咳血数升。送葬的那天,正是隆冬季节,寒风刺骨,积雪遍地,其家离坟地40 余里,李德饶光着脚穿着单薄的孝服,痛哭不已,几乎昏绝。送葬者千余人,看到李德饶至孝纯真的行为,无不为之流涕。后来正巧碰上鸠筑巢在其家,又有人说他家庭院中的树上的露水发甜, 时称“甘露降于庭树”,隋朝的纳言杨达巡省河北,以为这是孝心感天,亲自到李德饶家安慰,改其所住村为孝敬村,所居里为和顺里。
  李孝伯的兄长李祥一家最重视以孝悌治家。李祥本人被乡里称为宗主,特别注意安抚流民。在淮阳任太守,“流民归者万余家,百姓安业。”①其子李安世在相州任刺史,重视发展农桑。李安世子李〓,在家讲究“笃于亲和”②,其异母弟李谧32岁而亡, 他“恸哭绝气,久而方苏,不食数日”,不久便“形骸毁悴”③,人人皆为之叹息与同情。李〓之异母弟有二位,长者李谧,次者李郁。李谧爱学,不愿为官,“唯以琴书为业,有绝世之心”,“屡辞征辟, 志守冲素"④,一生致力著述,32岁卒后,其事迹上表皇帝,“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⑤。李〓、李谧卒后,李郁正受皇帝宠信, 任通直散骑常侍,但为抚育侄子,竟辞官归于乡里。其侄子李谧之子李士谦也不负其叔培训之心,事母孝顺,其母曾呕吐,他怀疑中毒,竟跪下亲尝母亲所食之物。其母去世,他的姐姐虽嫁宋氏,但也因哀痛而亡。李士谦博览群书,研精不倦,尤善天文术数,北齐吏部尚书辛术征召其为吏部员外郎,他辞而不就,赵郡王高叡举其有德行,权臣和士开也看重他,推荐为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他都固辞不就。刺史高元海以礼再请,亦不就,至隋有天下,仍然居乡里而不仕。因为自幼即丧父母,所以从不饮酒吃肉,讲话谦和,不带任何脏语,亲戚朋友来到,他正襟危坐。平棘李氏宗族大众,每年春、秋二季祭祀完土地神后全族人都参加宴会, 宴会中大多数人都尽兴饮酒,喧闹一番,唯独到李士谦处格外严肃,他对大家说:“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子也说黍稷为食之先,古人所崇尚如此,我们能不如此吗?”赴宴诸人,老少皆肃然起敬,散席后,都感到李士谦是真君子,自愧不如。
  平棘李氏也以孝悌标榜自己,对孝悌者大加赞赏。李元忠因多病,专心研究医药,遂成名医,凡有求其医疗者,皆尽心。其母去世,哭泣哀动旁人。其子李浑亦孝,李浑之母亡故,李浑送丧到坟旁,嚎啕大哭,以至达到“灭性”的程度。①李秀之弟兄四人,其父亲去世早,皆“事母孝谨”②李敷被皇帝冤杀,其弟李式、从弟李显德、妹夫宋叔珍等皆被杀,但是因李敷兄弟敦崇孝义,家门有礼,所以居丧法度,皆合典则,为北方人士称赞。李密,字希邕,其母患病多年,延请了许多名医,都医治无效,他便学习医学,对药理和针灸精通,将母亲病治好,成为当地知名医生。
  由于平棘李氏讲孝悌,所以家族和睦,子孙代代相袭,互相关照,故为一代望族。

附注

③《北史•列传第21》。 ①②③④⑤ 《北史•列传第21》。 ①②《北史•列传第21》。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