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善谋參机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27
颗粒名称: 1.以善谋參机密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95-9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太武帝破赫连昌军,李顺“谋功居多”②,“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三秦平,晋爵为侯。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其子李敷“以聪敏内参机密”③。李孝伯“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④,史又云李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 朝野贵贱,咸推重之”⑤,太武帝“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⑥。①由于李孝伯足智多谋,又忠正处事,所以“李孝伯美名,闻于遐迩”②。李孝伯兄李祥之子李安世因聪明又谨慎,深受献文帝宠爱。孝文帝时,豪族对土地侵夺严重,从而使国家失去了许多税田和编户齐民,李安世便上书建议,土地占有应均等,孝文帝非常赞成,这是均田制的起源和前奏。
关键词: 李氏 居官 谋参机密

内容

李顺“博涉经史,有计策,神瑞中,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 从征蠕蠕,以筹略赐爵平棘子”①。太武帝破赫连昌军,李顺“谋功居多”②,“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三秦平,晋爵为侯。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其子李敷“以聪敏内参机密”③。李孝伯“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④,史又云李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 朝野贵贱,咸推重之”⑤,太武帝“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⑥。李孝伯“性方慎忠厚,每朝定事有所不足,必手自书表,切言陈谏,或不从者,至于再三,削灭藁草,家人不见。公廷论议,常引纲纪。”①由于李孝伯足智多谋,又忠正处事,所以“李孝伯美名,闻于遐迩”②。当李彪出使江南时,萧齐武帝也问李彪说:“北有李孝伯,于卿远近。”李孝伯兄李祥之子李安世因聪明又谨慎,深受献文帝宠爱。孝文帝时,豪族对土地侵夺严重,从而使国家失去了许多税田和编户齐民,李安世便上书建议,土地占有应均等,孝文帝非常赞成,这是均田制的起源和前奏。
  南祖李义深之弟李幼廉“性聪敏”③,在瀛州为长史时,高欢正征集河北六州的文籍,并调査各州户口增减情况,时正处在东西魏拉锯战时期,征集文籍,实属不易。许多州县长官捕风捉影, 头绪很乱。惟有李幼廉精明能干,总是按时交文籍,成为诸州学习的表率。高欢对此大加表彰,并指责他州说:“碎卿等诸人,能顶得上李幼廉长史的一个脚指的作用吗?”④诸州皆谢罪,李幼廉独谢恩,人人皆赞李幼廉之能。高欢去世,高澄继位,想选一优秀之人任北方重镇并州的长史。在众人推荐下,李幼廉为并州长史,常在高澄府中议事,与陇西大族中人物辛术等六人,号为馆客。
  李幼廉廉洁刚正。为儿童时,就不受他人请托。有人故意送给他金宝,他力辞不收,强迫给他,他抛掷于地,扬长而去,因此少年时代在乡里就有好名声。北齐后主高纬为帝时期,和士开弄权,无恶不作,百官皆依附和士开,唯独李幼廉见了和士开只是作揖而已,因此,人人称道。在南青州刺史任上,主簿徐乾横行霸道,历任刺史都无可奈何。李幼廉到任,即抓住其罪证,收监入狱,徐乾通过关系送信给李幼廉,并送黄金百锭,妓婢20人,李幼廉怒而不受,将徐乾处死,从而得罪官宦,罢官回邺郡。当时正值祖孝征在朝中执政,以为南青州岀紫石英,李幼廉应该存有质量好的紫石英,向他索要,李幼廉以无好紫石英推辞,但祖孝征再三请求,李幼廉只好给他二两,祖孝征对此大为不满,有人将此事告知李幼廉,李幼廉非常生气地说:“我自年青居官以来,就发誓不曲意求人,天生这个德行,你祖孝征又能怎么样,如果想打击我,也不过再遣至并州任职罢了。”说这话时,朝中已决定李幼廉任并州都官尚书,但尚未下令。祖孝征发遣此职时,本应带 “仪同"勋爵,但却未给李幼廉带此勋爵,李幼廉非常冷静地说: “我不作仪同,更觉为荣。”李孝伯、李顺、李敷以智获皇帝宠信,李安世以恭谨得皇帝重用,并率先提出了均田制的萌芽之策,李幼廉以精明能干,刚正无私居官,也能成为皇帝馆客,这就从上层首先为平棘李氏家族稳固了荣耀之本。

附注

①②③④⑤⑥《北史•列传第21》。 ①②③④ 《北史•列传第21》。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