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好学为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24
颗粒名称: 1.以好学为荣
分类号: B222
页数: 7
页码: 84-90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灵“以学优”②被北魏太武帝征天下才俊而任官。李灵之曾孙李瑾“淳谨好学,老而不倦”③,位大司农卿,死后赠司空。另一曾孙李绘,字敬文,六岁的时候就主动要求上学, 但当地有个不允偶年入学的习俗,所以未能如愿。李绘偷学其姐姐的书,不到一月,便识《仓颉篇》中之字,并将《急就章》记诵熟练,被大家视为非常人物。其舅邢晏与其交谈,叹其见识高,认为李氏家族的兴旺,就在这个外甥身上了。李灵之弟李均玄孙李概“少好学”①。李均的七世孙李德饶“少聪敏好学”②,有恒心和毅力。
关键词: 学习 习俗 荣誉

内容

西祖领袖李灵的父亲李勰,“恬静好学,有声赵魏间”①,以好学获誉是平棘李氏的起家之兆,故其子孙以好学得赞甚多,以好学标榜者更多。李灵“以学优”②被北魏太武帝征天下才俊而任官。李灵之曾孙李瑾“淳谨好学,老而不倦”③,位大司农卿,死后赠司空。另一曾孙李绘,字敬文,六岁的时候就主动要求上学, 但当地有个不允偶年入学的习俗,所以未能如愿。李家教子识书读经不计男女,其姑因自幼好学道,其姐姐也有笔墨文牍之教, 李绘不能入学,便将其姐姐笔墨文牍偷偷地拿去用。中国最早的启蒙教科书是《仓颉篇》和《急就章》,《仓颉篇》是字书,《急就章》 因该书的前两字为“急就”而得名,是将器物、姓名、衣服、饮食等按七字一句而编成的有韵律的顺口溜。李绘偷学其姐姐的书,不到一月,便识《仓颉篇》中之字,并将《急就章》记诵熟练,被大家视为非常人物。其舅邢晏与其交谈,叹其见识高,认为李氏家族的兴旺,就在这个外甥身上了。李灵之弟李均玄孙李概“少好学”①。李均的七世孙李德饶“少聪敏好学”②,有恒心和毅力。李顺之次子李式以“学业知名"③而居官。李式之子以“精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④而袭爵。李式之曾孙李孝贞又以“好学善属文”⑤而任职。李孝伯的兄长李祥因以学传家业,所以乡党宗之, 而官升中书博士。其孙李谧“少好学,周览百氏”⑥,开始拜北魏时的官学——四门小学博士孔璠为师。数年后,学问博大精深, 孔璠竟经常向李谧请教,人们对此评议说:“青成兰,兰谢青,师何常,在明经。”⑦李谧32岁而亡,孔璠与45位学官联名上书赞其好学。45人的上书中讲李谧好学事迹是:李谧13岁通《孝经》、《论语》和毛享所注《诗经》、《尚书》,对于数学历算之类,更有其长,阖州诸乡里皆称之为神童。年18到中央官学中受业,其授业之师就是博士孔璠。在中央官学中他对典籍“览始要终,论端究绪,授者无不欣其言矣。”⑧他注重考订,纠集诸经书,广泛比较其同异,比《三传》事例,著成《春秋丛林》12卷。李谧治学认真,“不苟言以违经,弗饰辞而背理,辞气磊落,观者忘疲。”⑨。李谧好学成癖,不营家产,不事家事,潜心读书,不出门,不离书桌, 从隆冬到酷暑,通宵达旦。双手捧书,遍研百家之说,删削经书, 卷无重复者4000余卷,其刻苦攻读精神前无古人。由于李谧攻读勤奋,故博学多识,曾去拜访太常卿刘芳,探讨经书音义之事, 谈论起诸代兴亡道理,使刘芳甚为叹服地说:“他堪任侍中、太常之职。”⑩黄门侍郎甄琛更深服李谧之才,他对一些求他荐举为官的人说:“赵郡李谧,耽学守道。我常想推荐,还没有机会呢!” 他曾告诫其儿子说:“古人郑玄、卢植不远数千里去扶风拜马融为师,现在有个最好的师傅就在眼前,应拜李谧为师。”李谧去世后,甄琛非常遗憾地说:“甄琛行不愧时,但未荐李谧,以此负朝廷耳。"①孔璠等45人的上书使皇帝感动,贈李谧“贞静处士”的称号。②为表彰李谧的高风亮节,并光大其家族,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李谧一生未仕宦,年青时曾因父荫拜著作郎,但却让给其弟弟李郁,州举秀才,公府辟用,他都不赴任,一心治学,以无官之处士获高德之赞誉,这是赵郡平棘李氏好学儒术的一个优秀代表。

附注

①②③《北史•列传第21》。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北史•列传第21》。 ①②《北史•列传第21》。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