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荣益六姻”的李冲一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14
颗粒名称: 三、“荣益六姻”的李冲一家
分类号: K810.2
页数: 8
页码: 51-58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冲是李承的最小的弟弟,李宝年老时生李冲,故少孤。李承为荥阳太守时,带全家并携李冲赴任,李承对弟李冲及子李韶一律严格要求,不得与不肖之徒交游,不得与不守家教的官宦子弟交游,不得做侵乱百姓的事。孝文帝末年,李冲补为中书学生, 注意学习文章书奏和典章制度,所以初任官,即在禁中负责文秘工作,因勤奋且诏敕起草敏慧得体,很快即升为内秘书令、给事中,成为皇帝身边拾遗补缺的参谋人员和私人秘书。北魏初立国,不得不对豪强地主荫附宗族、宾客的行为予以承认,在地方上任命豪强地主为宗主,对其百姓予以都护,收赋税,管治安,称宗族都护制。孝文帝继位,即令李冲在平城建园丘祭天,建太庙祭祖,以祖配天,标榜是华夏文化的继承人。
关键词: 李冲 家族 六姻

内容

李冲是李承的最小的弟弟,李宝年老时生李冲,故少孤。李承为荥阳太守时,带全家并携李冲赴任,李承对弟李冲及子李韶一律严格要求,不得与不肖之徒交游,不得与不守家教的官宦子弟交游,不得做侵乱百姓的事。孝文帝末年,李冲补为中书学生, 注意学习文章书奏和典章制度,所以初任官,即在禁中负责文秘工作,因勤奋且诏敕起草敏慧得体,很快即升为内秘书令、给事中,成为皇帝身边拾遗补缺的参谋人员和私人秘书。
  北魏初立国,不得不对豪强地主荫附宗族、宾客的行为予以承认,在地方上任命豪强地主为宗主,对其百姓予以都护,收赋税,管治安,称宗族都护制。宗族是带着氏族家长制残余的以血缘相联系的大小家庭的组合,它是农村中最牢固的组织,宗族成员间彼此承担着一种互相保护义务,还保持着一些原始的民族习惯,这些互助义务通常为宗族中的上层分子所利用。宾客不是本宗族的人或本乡人,视与宗族中上层分子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能力而有不同地位,高者为宾称食客,低者称佃客,佃客地位与奴婢差不多。东汉末年,由于战乱,许多豪强地主筑坞自保,宗族受其庇护,一些自耕农也自愿投奔,成为佃客,以求庇护。豪强地主庇护家族、佃客,家族中诸家和佃客向豪强交租赋,豪强地主为保护自己利益对封建国家抗交赋税、抗服徭役,这对封建国家是不利的。东汉及三国对豪强地主庇护宗族佃客是反对的,至两晋,则因豪强势力大,便颁布户调制,按官品规定荫庇的户数,国家免去被荫庇之户的赋役,多余之户则由豪强交纳。北魏的宗主督护制实质是两晋户调制的扩大化,是豪强荫庇制度的合法化。由宗主征敛赋税,上交国家,这就出现了“荫庇者皆无官役”的问题。封建国家的财政靠赋税,赋税靠编户齐民交纳,许多编户齐民在战乱中为求不受侵扰,不得不到聚坞自保的豪强地主那里当佃客,由国家之民成了豪强地主的佃客,使国家减少了赋税徭役的来源。这种现象,北魏相当严重,据记载,赵郡李氏李灵之孙李显甫为宗主,其“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①,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一宗近将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①。当时“民多荫置,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②,百室合户的现象司空见惯。荫附可以求得豪强的庇护,条件是荫户要向豪强交地租,受豪强剥削压迫,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③。所以当封建王权强大后,当初的编户齐民也不想再当荫户,而要回到国家的怀抱。封建王权也想把荫户再从豪强地主怀抱中夺回来,北魏孝文帝时,政权已经稳定,于是李冲上书建议调整乡村组织建设, 改变赋税制度。他的建议是: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不再按照宗主督护制下三十家、五十家甚至千余家为一户的办法,下诏按夫妻组成的户收租税,即按一夫一妇为单位收取粟和布帛,这样的做法史称三长制。三长制使民感到赋税相对减轻,但是推行的前提是捜括荫户,将荫户从豪强大地主怀抱中夺回,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对国家来讲是扩大了税源,但却是与豪强地主争利,所以李冲一上书,大地主的代表人物中书令荥阳郑羲、秘书令渤海高祐就坚决反对,史称“引见公卿议之,群臣多有不同”④。。时孝文帝年幼,其母文明太后冯氏垂帘听政,冯太后赞赏李冲的建议,坚决推行,说:“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常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⑤推行三长制,国家和小农都有利,史称:“遂立三长,公私便之。"⑥立三长,于国有功,李冲被文明太后所欣赏,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晋爵为陇西公,赏赐一月竟数千万,使本来一向清贫的李冲家室变为富室。但是李冲并不受宠若惊,也不居功自傲,而是谦虚谨慎,公允处世,他将赏赐分至亲戚与家族,“近自姻族,逮于乡闾,莫不分及”⑦,因此受当时人称赞。在其宠幸无比之时,其兄李佐与河南太宗来崇有矛盾,李佐罗织罪名,将来崇下狱,来崇在狱中饿死。来崇的儿子来护为南部郎,在李冲手下为吏,怕遭陷害,再三要求辞职,李冲经常慰问安抚他。不久来护坐贪赃罪,来护以为必下狱无疑,但是李冲却为其辩解,从而洗清其冤,不曾坐罪。李冲的叔辈外甥阴始孙家贫,有人想求官, 先送马给阴始孙,让其在李冲面前美言几句,阴始孙受贿而未言,被李冲得知,竟将阴始孙坐罪处死。由于李冲处事老成,所以受人尊重,过去旧风俗,王公重臣皆呼其名,孝文帝对李冲则呼中书而不称其名字,可见尊重至极。
  将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是孝文帝为缩小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的重要一步。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即与群臣议论迁都问题,但鲜卑族元老大臣反对迁都,孝文帝为达目的,于太和十七年(493)以南伐为名,率20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正遇大雨,孝文帝仍令继续南下,实则激群臣上谏,以便留洛阳。已为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之职的李冲猜中孝文帝心意首先上谏,请求回师,孝文帝装作不听,李冲再谏,孝文帝假装发愁,大骂李冲等是儒生之见,于是大司马、安定王元休、左仆射任城王元澄等泣谏, 孝文帝才说:“大军南征行动不小,无功而还,影响太大,如果不南征,就必须将都城迁至洛阳,以示此岀师有名。”孝文帝的意见虽遭安定王元休等反对,但南安王元桢及大批汉族官僚却说: “此臣等之愿,亦苍生幸甚”,在“群臣咸呼万岁”之中,孝文帝迁都洛阳。史载“孝文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①“众心恋旧”指的是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旧人怀土”是指这些保守派习惯于游牧生活,想继续生活在平城及其以北地区。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行迁都之实,李冲等人帮君王演好了这岀戏,非心腹之人不能成此戏。李冲因在迁都中有功迁尚书左仆射。
  洛阳是西晋的都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战场从洛阳、长安延展到黄河南北,破坏性很大。301年,匈奴贵族刘曜等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三万余人,俘晋怀帝,洛阳破坏殆尽。孝文帝选洛阳为都,只是因为洛阳是中原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地区,都洛阳能迷惑一批醉心于华夏正音的士大夫。都洛阳,就要重建都城, 于是孝文帝便对李冲“委以营构之任”。李冲确也“机敏有巧思”, 在此之前,平城为都城时,明堂与太庙都是李冲主持建造的,从而使鲜卑皇帝能在明堂中宣明政教,举行大典,能在太庙中祭祖。李冲接奠基洛阳都城的重任后,“勤志强力,孜孜无怠”,筑宫寝,堪称大任。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稳定少数民族在汉族大地上所建立的政权,确定了汉化方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汉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六项,除禁鲜卑语、改鲜卑复姓两项外,其余四项改革,李冲都是主要参与者。
  禁胡服:鲜卑拓跋族起自塞外,其俗披发左衽,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即命李冲、冯诞等在宫中大致采用南朝服制议定衣冠,然后由孝文帝亲自下令推行,禁止穿鲜卑族服装,以示北魏也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继承人。
  改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吏名称,大都汉、鲜卑语杂用,如皇室子弟称直懃,尚书称俟懃地何等。既废鲜卑语,就先废鲜卑官名。北魏初年,职官机构粗俗,孝文帝执政,令李冲等厘定官制, 模仿西晋、南朝官制、军号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北魏百司职官机构,于太和十七年(493)颁布“职员令”予以推行。
  改定郊祀宗庙礼:北魏拓跋氏先世所崇拜的天神和汉族不一样,因此祭天的仪式也不一样。孝文帝继位,即令李冲在平城建园丘祭天,建太庙祭祖,以祖配天,标榜是华夏文化的继承人。
  改定律令:孝文帝以前,北魏已有五位帝王改定过律令,孝文帝一朝改定过两次,于太和十六年(492)正式颁布新律令,废夷五族(指杀犯罪者本人与其妻、子女、父母、兄弟五族)、夷三族 (指杀犯罪者本人及其妻、子女三族)之刑,罢门房之诛为只诛其身。这次刑律改革对隋、唐有深远的影响。《魏书•李冲传》曾对李冲、咸阳王元禧与孝文帝议刑律有一大段记载,《北史•序传》 也说:“及议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孝文虽自下笔,无不使访焉。”可见,李冲也是议定律令的参与者。
  人生在世,能有一事彪炳于史已实属不易,李冲一生,竭忠奉上,知无不尽,是孝文帝改革集团的中坚,改宗主都护,更立三长制,定衣冠,改郊祀宗庙礼,改官制及定律令无不融有李冲的血汗。孝文帝迁都洛阳,他全力支持,建洛阳宫殿又费尽心思,可谓居官勤政,兢兢业业,因此“年才四十,而两鬓发斑白”①。故当其49岁突发病而卒时,孝文帝“发声悲泣,不能自胜”,诏书称其为“国之贤也,朝之望也”②。命靠近西晋名臣杜预之冢而葬之。后来孝文帝有病在床,仍“望坟掩泣久之,遣太常致祭”③。李冲初为官时,孝文帝年幼,冯太后掌权,受冯太后宠幸。冯太后去世,孝文帝执政又引为肱股,并嫁其女为夫人,所以李冲一族是 “显贵门族,荣益六姻,兄弟子侄,皆有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余。"④其子孙受其荫恩又受其勤政之风影响,繁衍昌盛,居达官者甚众,《北史•序传》述李冲之后六辈,有官职者18人,其中子李延寔、重孙李礼成分别被《魏书》、《隋书》列传。
  李延寔三子,长子李彧,夫人为庄帝姐姐丰亭公主,官至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李彧七子,李礼成为其第五子。李礼成属善识时务之人,故在北魏变西魏、西魏变北周、北周变隋的朝代变更中,始终紧跟强者,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北魏孝武帝元宝矩为高欢所逼,自洛阳入关,想借宇文泰势力灭高欢,李礼成选择了宇文泰,随元宝矩入关,投奔宇文泰。这时的宇文泰已在关陇地区经营多年,其部下及诸公子皆竞习弓马,讲究被服军容,然李礼成自知在关中非有根基之人,因此虽善骑射, 也着儒服,温雅谨慎处世。宇文泰建西魏以后,与高欢争地盘,时有战争,李礼成大概也从军作战,因此史载“后以军功,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①,赐爵县侯,拜州刺史。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又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在北周灭北齐的关键一役中,李礼成从帝围晋阳(今太原),在晋阳南门与齐将席毗罗的数千精兵激战,击退席毗罗,因功加开府,并晋封县公,可以说在北周基本立足。然在这时,宇文邕去世,其子昏庸,杨坚掌大权,于是李礼成便选择杨坚,借其妻窦氏已没之故,聘杨坚之妹为夫人,与杨坚攀亲,成为杨坚心腹,杨坚为丞相时即将其晋位为上将军,称帝后,为左武卫大将军,成为重臣,善终其家。
  李冲及其子孙繁衍昌盛,究其因有三。其一,勤学勤政又聪慧识悟。李冲是最优秀代表,其重孙李义雄亦有此风,不过位仅琅邪太守而已。其二,识时务,善应变。李礼成最为突出,李礼成弟李智源仕齐为太守,智源弟信则先仕齐后仕周至隋为刺史,在走马灯式的朝代更替中,能保住一官半职,不善应变,不识时务, 则根本不可能。其三,性恭谦温雅。李冲功高,又是皇帝岳丈,但并未因此傲世傲人,反而尊古训,讲友爱,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赏赐之物分于族人,不以兄长政敌来崇之子来护为敌,反而为来护辩罪。李冲之子李延寔,史称“性温良”②,不接受因国舅之缘的赏官。李延寔之子李彧“性豪侠”③,权臣尔朱荣死后, “武毅之士,皆彧所进”④。李延寔第五子李礼成“沈深有行检,不妄通宾客”①,在西魏,贵公子皆竞习弓马,唯李礼成“虽善骑射, 而从容儒服,不失素望”②。李礼成弟李智源“有器量”③,李智源弟李信则,“方雅廉慎”④。李延寔之弟李休纂颇有其父李冲之风,李休纂之子李昂“有才识,明剖断”⑤。满招损,谦受益,一人如此,一家亦如是,故李冲家族隆盛不衰。

附注

① 《魏书•食货志》。 ①《通典•食货志》引宋孝王《关东风俗传》。②③《魏书•李冲传》。 ④⑤⑥⑦ 《北史•序传》。 ①《北史•序传》。 ①②③④ 《北史•序传》。 ① 《隋书•李礼成传》。②③④ 《北史•序传》。 ①②③④⑤《北史•序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