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浪迹匈奴的李陵后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905
颗粒名称: 三、浪迹匈奴的李陵后人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2
页码: 21-32
摘要: 本文讲述了自先秦以来,人们就把北方、西方少数部族称为戎或狄,北狄即北匈奴。时东汉王朝采取联络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政策,这时北匈奴内部也矛盾重重。晋末拓跋部、慕容部势力最大,慕容部自公元337年始在晋、冀、鲁地区先后建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小政权。宇文泰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李远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可见是宇文泰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开府指成立府署、自选僚属,自东汉以来,将太尉、司徒、司空称之为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自选僚属,在礼遇上与最高官员三公相同,这是最高的荣誉。给有功勋者奖赏分十二档次,最高一档上柱国,享受正二品待遇,第二等柱国,享受从二品待遇。
关键词: 李陵后人 浪迹 匈奴

内容

《北史•李贤传》在谈到李贤家世时说,李贤“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后随魏南迁, 复归汧陇。”汧即今陇县,汧陇即今陇西。自先秦以来,人们就把北方、西方少数部族称为戎或狄,北狄即北匈奴。汉武帝曾派卫青、霍去病三次伐匈奴,使匈奴从其发祥地漠南(今黄河河套地区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向北败退。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降汉入居塞内,分布在北地、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代等郡,即今晋、陕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之间,与汉人杂居。时东汉王朝采取联络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政策,这时北匈奴内部也矛盾重重。至东汉中期北匈奴人有三种命运,其一,数十万计的北匈奴人向南逃亡,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继续过着“畜牧逐水草”的生活;其二,数十万北匈奴人投降汉中央;其三,西逃至康居,即今中亚一带。南逃及归降的匈奴人与汉族、鲜卑杂居,主要分布在并、凉、幽、冀四州。李陵的后代大概即是随北匈奴人南迁的,至于是逃是降不可考校。李陵的后代后来又跟随鲜卑族到汧陇一带。《北史•李贤传》说李富在魏太武帝时曾“以子都督讨丙山屠各,殁于阵”。屠各是魏末晋初从匈奴族中分出的一支,可见李陵之后较早地投入了鲜卑拓跋族的怀抱。鲜卑本是我国东北一个古老的部族——东胡部族联盟中的一个部族,东胡部族联盟被匈奴击破后,鲜卑归属匈奴统治,汉王朝曾利用鲜卑、乌桓等部族与匈奴的矛盾,支持鲜卑族反匈奴,后鲜卑族内迁,至魏晋时期分裂为六个部分,即宇文部、段部、慕容部、拓跋部、秃发部和乞发部。晋末拓跋部、慕容部势力最大,慕容部自公元337年始在晋、冀、鲁地区先后建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小政权。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北魏王朝,后迁都洛阳,统治北方148年。宇文部至北魏末年渐强大,宇文泰领导了以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军官为骨干,代表鲜卑、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关陇集团,李陵之后、李富之曾孙李贤、李远、李穆较早地加入了该集团。宇文泰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李远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可见是宇文泰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宇文泰掌权时,李氏一家贵幸,李远兄李贤、弟李穆,李贤子李端、李孝轨,李远子李基皆开府仪同三司。开府指成立府署、自选僚属,自东汉以来,将太尉、司徒、司空称之为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自选僚属,在礼遇上与最高官员三公相同,这是最高的荣誉。李氏一门自北周至隋为盛族,“其一门执象芴者百余人”①,也就是说为朝官者百余人。仅李贤、李远、李穆弟兄三人的后辈中挂大将军、骁骑将军等将军名号者即有李孝轨、李崇、李基、李惇、李雅、 李直、李雄、李浑8人,为国公、郡公、县公者有李远、李穆、李端、 李崇、李询、李孝轨、李基、李惇、李雅、李荣、李雄11人,为上柱国、柱国者有李远、李询、李崇、李敏、李植、李雄、李威7人。开府仪同三司、骁骑大将军、上柱国、柱国至隋唐皆是阶官和勋官名称,古代官吏中有职事、品、阶、勋、爵的区别,凡是有明确职责权限的官员都称为职事官,像中央各主要职能部门的长官、地方州县长官等都是职事官。中央要给各职事官俸禄,于是便分等次, 自曹魏以来,官分九品,至唐演变成九品三十阶,即官分三十个等次,凡职事官都有品。因为位少而任官者多,皇帝又为了奖励某些人,往往在某些人身上加上一些空头虚衔,从而产生了散官、勋、爵。隋唐以前散官、勋、爵并未成系统,隋唐才系统化。散官分文、武两类,文散官二十九阶,最高一级开府仪同三司;武官四十五阶,最高一级骠骑大将军,皆享受从一品待遇。给有功勋者奖赏分十二档次,最高一档上柱国,享受正二品待遇,第二等柱国,享受从二品待遇。爵位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计九等,皇子才有资格封亲王。散官、勋、爵皆标志着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档次者其车马服饰都有区别。因此①《隋书•李穆传》。
  李陵后人家族中,正史为之立传者四人,即李贤、李远、李穆、李元级。
  李贤字贤和,自其祖父迁原州(今宁夏固原至甘肃平凉一带,治所高平,即今固原)后一直生活于此。公元524年,秦州(今甘肃天水)人民因不堪刺史李彦的压迫,愤而起义,史称关陇起义。关陇起义军的领袖之一万俟道洛曾率军攻原州,时李贤为原州主簿,奋力守城,因功累迁威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令。北魏孝武帝(532-534)被握有重兵的大将高欢控制,为了摆脱高欢, 孝武帝转而依靠关陇集团势力。关陇集团首领初为贺拔岳,贺拔岳被高欢收买的将领侯莫陈悦杀死后,宇文泰成为首领。宇文泰为占据关陇地区,西征陕甘。宇文泰西征,李贤与其弟李远、李穆为之前驱,转战四百余里。征战中李贤受重伤,宇文泰赏李贤奴婢、布帛及杂畜等,授持节抚军大将军都督。
  宇文泰经营关陇稳固后,便奉迎北魏孝武帝西迁都至长安, 令李贤率骑兵迎驾并护卫。当时潼关以东的官员及宫人想逃回, 孝武帝便令李贤以精骑三百在后镇抚众人,众人都怕他,故不敢逃亡。因功封下邽县公,食邑千户,不久授左都督安东将军职, 仍让他镇原州。时川民豆卢狼反叛,他又组织死士三百人,将豆卢狼集团击溃,接着又击溃莫折后炽叛军,因功授原州刺吏。
  魏孝武帝进长安后,与宇文泰发生矛盾,被宇文泰杀死。孝文帝之孙元宝炬被立为皇帝,史称西魏文帝,宇文泰为大将军兼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时河西走廊民不聊生,西魏文帝十二年(546),宇文泰派八柱国之一的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安定凉州(今甘肃武威)、张掖一带,李贤作为独孤信的从将平定了凉州之乱,抚慰了张掖等五郡,反击了茹茹剽掠居民的暴行,因功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魏文帝十六年(550),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公元552年,进爵为河西郡公。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其侄儿宇文护掌握西魏大权,废拓跋氏的西魏皇帝,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为帝,称周天王,是为北周闵帝。因宇文护擅杀宇文泰集团的重要成员赵贵、独孤信等,使得君臣不和。宇文觉密令当时任相府司录的李植杀宇文护,因同伙中有人告密,事败。李植系李贤之弟李远的儿子,李贤受牵连而免官。不久宇文护又将宇文觉杀死,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明帝。又因不和,于公元560年杀宇文毓,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对于宇文护的所作所为, 武帝宇文邕早就不满,公元572年,宇文邕趁宇文护进见太后之机,杀死宇文护。李植之事虽被宇文护定为叛逆,但皇帝內心并不苟同,再加上宇文邕儿时曾被其父宇文泰安排在李贤家中居住,故宇文邕继位的第二年即下诏复李贤官爵,并授瓜州刺史。北周武帝思念李贤旧恩,后来曾拜李贤为大将军。李贤在京师病逝后,武帝亲临致哀,并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李远,是李贤的大弟弟,字万岁,与其兄李贤同在原州组织民众反击乱军侵扰,因功授武骑常侍,不久,转为武骑别将。他在镇压关陇起义军的战斗中被宇文泰发现有才干,令居其麾下,并很快成为宇文泰集团的得力干将和核心骨干。宇文泰曾对李远说:“孤有卿,若身之有臂。”①北魏被高欢、宇文泰分裂为东、西魏以后,双方都企图吞并对方。时关中地区自然灾害严重,人“死者什七八高欢趁人之危,分兵三路进攻关中,其中东魏大都督窦泰率步骑万余进军最快。宇文泰利用窦泰“屡胜而骄”的弱点,佯败诱敌轻进,然后潜入敌后,在潼关左边的小关(即禁谷)岀其不意,全歼窦泰军,窦泰自杀,高欢所率其他二路只好退兵。史载,李远在小关之战中立有殊功,授都督、原州刺史。公元537 年,高欢又率军西征,宇文泰率李弼、赵贵等大将在沙苑(陕西大荔县南)大败东魏军,在沙苑之战中,“远功居最,进爵阳平郡公”。③不久,即除丞相府司马,参军国机务。河东郡(即今晋西南一带)是西魏的屏障,是东西魏争战的地带,宇文泰任命李远为河东郡守。李远在河东,注意发展农业,整顿社会秩序,更注意加强军事防务,他虽然任河东郡郡守时间不长,但百姓却对其惠政念念不忘。因治军有功,拜为侍中,迁太子太师。时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要求归降西魏,高仲密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驻防, 直行到西魏须经洛阳一带,而洛阳一带又是东魏核心地带,高欢的重兵即驻扎在洛阳及其周围,如何接应高仲密成了西魏的大难题。李远提出了以重兵牵制高欢,使高仲密出其不意从高欢身后入西魏的方案。宇文泰采纳,亲率大军到洛阳,又遣大将军于谨猛攻河桥南城,李远受命以行台尚书身份潜师接应高仲密,高仲密趁于谨与高欢大战之际速至关中。这时高欢亲率十万大军在黄河南岸,宇文泰想烧掉河桥,以断东魏军渡河北进之路,桥尚未烧成,高欢即渡河,双方在邙山大战,东魏军大胜,俘斩西魏督将以下三万余人,宇文泰本人也几乎被俘。这时,李远部也投入战斗,在西魏军大败情势下,其部完整无缺,率部殿后,保证了宇文泰率兵回关中,于是授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郡诸军事。李远忠于职守,对宇文泰更是忠心耿耿,常厚抚境外之人,受他善待的东魏人经常给他通报东魏情况,从而为他军事决策提供了方便。东魏大将段孝先赶到宜阳(今河南西部宜阳)以送粮为名,行窥测情况之实,李远早知其计,派兵袭破之,因有功于朝廷,宇文泰赐所乘之马及金带床帐衣被等,拜大将军,不久又除尚书左仆射。北周闵帝密令李远子李植杀宇文护之事,李远并不知晓,宇文护感到李远“功名素重”①,初让李远对其子裁处,以免族杀之祸。但李远素爱李植,李植又有口辩之才,不承认有谋杀宇文护之谋,李远相信了李植,反以为是宇文护掌握情况不准,带子上朝辩解,宇文护令皇帝与李植对质,李植辞穷,对皇帝说:“本为此谋,欲安社稷,利至尊耳。今日至此,何事云云。”②于是宇文护杀李植,逼李远自杀,李植之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皆死,其余以年幼得免,至北周武帝当政杀掉宇文护,才下诏对李远一家平反,对李远“赠本官,加太保,谥曰忠。开皇初,追赠上柱国,改谥曰怀。植及诸弟并加赠谥。”③李穆字显庆,是李远之弟,在宇文泰起兵时即释褐从军,委身于宇文泰,故是宇文泰的亲信。奉护北魏孝武帝到长安后,授都督,封永平县子,食300户的租税,又领乡兵,累以军功晋爵为伯。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泰陷重围之中,临阵堕马,李穆突围而进,救宇文泰岀重围,事后宇文泰见李穆相对而泣,对左右说: “成我事者就是靠这样的人啊。”随后李穆又镇抚关中诸地,所至皆克并能安定下来,于是擢授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安武郡公,增食邑1700户,并赏给铁券,恕其十死。不久又在仪同三司头衔上加开府,领侍中之职。因其救驾有功,宇文泰封李穆姐妹皆为郡县君,颁赏各有差。后从宇文泰八柱国之一的于谨破江陵,因功又增食邑千户,晋位大将军。击破曲沔蛮后,授李穆原州刺史,拜其嫡子李惇仪同三司。李植案发后,李穆亦除名为民,不久即拜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复其公爵,子弟免官爵者也一律恢复。不久又除少保,进位大将军。一年后又拜小司徒,晋位柱国,转大司空。北周武帝天和年间,晋爵申国公,持节巡视安定北周东部边境。几年后,晋位上柱国,出为原州总管转并州总管。至北周宣帝时,食邑达9000户,拜大左辅,仍任并州总管。公元 578年,宇文邕病逝,其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北周宣帝。宣帝荒唐而狂妄,即位第二年,21岁的宣帝即自称天元皇帝,将位传给7 岁的儿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宣帝的岳父即是宇文泰八柱国之一的杨忠之子杨坚,宣帝即位,即将杨坚从亳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总管调任为大司马、右司武,掌握军权。宣帝继任的第二年,即病死,8岁皇帝靠杨坚总理朝政。杨坚掌权,怕周室诸王不服,便大杀宗室。当时担任相州(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总管的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于静帝大象二年(580)六月,起兵反杨坚。尉迟迥反叛之初,曾遣使招李穆,希望李穆响应,李穆竟将使者逮捕,将其书信送给杨坚,同时奉十三环金带给杨坚。十三环金带只有天子才能佩用,杨坚未拒绝,李穆摸准了杨坚心理,即以天命在杨氏为名,密表劝杨坚当皇帝。杨坚建隋当皇帝后,在朝上给李穆以坐而论事的待遇,并拜为太师。李穆一家子孙连在襁褓之中的儿童都封为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穆之贵盛,当时无比。”①这是李穆家族最盛之时。开皇六年,李穆病逝,年77 岁。隋文帝令黄门侍郎监护丧事,百官送丧到城郭之外,并追赠李穆为使持节、冀州等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曰“明”。
  李元纮,字大纲,其父李道广因政绩好,被武则天越级提拔为宰相,李元纮因门荫为小吏,先在泾州任司兵,又迁雍州司户, 管理民事与财政。当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横行霸道,大多数官员都看太平公主的脸色行事,唯独李元纮不信邪,刚正不阿。当时渭河上有许多水碓,以水为动力碾米,水碓又叫碾磑。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磑,僧人告至衙府,李元纮下判决书,让太平公主将抢占的碾磑归还僧寺。雍州长史窦怀贞劝李元纮改判,李元纮非但不听,反而在判决书之后写道:“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动摇。”②太平公主无可奈何。武则天赏识其刚正,将其提升为好畤县(今陕西乾县西北)县令,不久又升任万年县(唐治所在京师长安)县令。李元纮任县令,使赋税平允,政声很好,于是便越级提拔为京城的最高长官——京兆尹。京城之中多是王公权要之家,京官难做。许多王公贵族、达官贵人都靠河渠建碾磑,影响了灌溉农田,为保证农业发展,李元纮强令拆除碾磴,百姓大获其利。李元纮因治剧有功,升任工部侍郎,后调任过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户部侍郎杨〓、白知慎因财政收支不当贬官,出任州刺史,皇帝令诸大臣推荐户部人选,众人皆推荐李元纮,于是李元纮又任户部侍郎。李元纮在户部侍郎任上,陈述财政得失及人间利害关系,玄宗大加赞赏,赐衣一副、绢二百匹,第二年便越级提拔,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男爵。唐代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敕,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敕,有异议驳回,两者通过的诏敕送政事堂研究,奏请皇帝裁定后,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尚书省长官本为尚书令,因唐太宗为皇帝前曾任过此职,故唐代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二长官,中书省正长宫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门下省正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黄门侍郎或门下侍郎。尚书六部长官正职皆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政事堂是决策机关,皇帝任命一些能臣议事,议事者皆带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带此头衔者多是三省长官,有时也可能是六部尚书、侍郎或其他官员,但不管原任职为何,只要带此头衔者,即是重臣,史称宰相。李元纮以中书省长官身份入相,任相期间,反对烦苛百姓,注重个人廉洁处世,讲究节俭,任相多年,仍居其旧宅,不置新宅,皇帝赏赐皆散之亲族,家无积储,丞相宋璟大加赞赏。因此李元纮病逝后,谥曰“文忠”。

附注

①《隋书•李穆传》。 ①③ 《北史•李贤传》。 ② 《北史•西魏文帝纪》。 ①②③《北史•李贤传》。 ① 《隋书•李穆传》。②《旧唐书•李元纮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