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88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戴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戴氏 始祖 族谱 氏谱

内容

戴氏姓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子姓。商朝王族为子姓。史载于伯是商的始祖, 唐尧时为火正,封于商丘。于伯的第十三世孙即商汤。商汤的十六世孙,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之庶兄是微子启。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封给微子启,建立宋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微子启去世,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以后世代相传。公元前799年,至宋惠公元孙,也就是微仲衍的八世孙宋戴公扶,被周宣王封为周士卿大夫,成为宋国第11位国君, 在位34年,于公元前766年去世。因戴伪公在位时仁信爱民, 德高望重,深受百姓爱戴,周宣王念其有功于国,故赐谥曰 “戴”,封戴邑侯。其子孙以谥为姓,尊宋戴公伪为戴姓始祖。 戴伪公逝世后,葬于宋国,即今商丘古城西北处。其子名司空,号武公,在位18年。孙名力,即宣公,在位19年。武公、宣公去世后,分别葬于戴伪公陵墓两侧,因三陵并峙,故名三陵台。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之孙梁孝王刘武,在今商丘古城,大兴土木,筑梁园300余里,当时,三陵台为梁园七台八景之 -O三陵台鼎盛时期,占地770余亩,内有祠堂、牌楼、牌坊、石像生等。还有数千棵古柏,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历经 2700多年后,三陵重新修复,成为戴氏祖陵。
  二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子姓戴国也被吞并,另封姬姓族子于戴。姬姓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其子孙则以国为氏。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最后郑庄公灭了戴国。戴国灭亡后,戴国遗民就南迁到安徽当涂的戴山。
  三是源出外族的改姓。周武王灭商,从奄(山东曲阜东) 迁殷(今河南安阳殷墟),从此称为殷商。之后,有不少殷族便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又有改姓戴。还有东汉明帝时,有燕姓改为戴姓。清朝时,有满洲八旗戴佳氏、达尔充阿氏等民族改姓戴。
  西汉宣帝时,有梁人(今商丘)戴德(字延君)与其侄戴圣(字次君)皆立为博士。戴德被称为“大戴”,戴圣被称为 “小戴”。两人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戴德编成《大戴礼记》85篇,戴圣编《小戴礼记》49篇,即今《礼记》,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是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在戴姓楹联中常用“业擅礼经,唐传易学”来誉戴德、戴圣。从此,戴氏后裔亦以“注礼”、“二礼”为堂号。 戴姓子孙常在大门横批写上“注礼传芳”。
  戴姓堂号还有叫“独步堂”、“避贵堂”,这是由后汉戴良而来的。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人不同。他曾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请他当司空,他都不肯当, 州官、郡官强迫他做,他干脆跑到山里躲起来,故有“独步堂”及“避贵堂”之堂号。
  戴氏望出谯郡(今安徽亳州)、广陵郡(今江苏扬州)、清河郡(河北清河),因此,堂号还有冠以“谯国"“广陵”、“清河”的。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