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繁衍两岸同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846
颗粒名称: 闽台繁衍两岸同根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粘氏族源有关于闽台繁衍两岸同根的说法概括。
关键词: 粘姓 闽台 繁衍 分布

内容

粘博恩察儿生有三子:长子子寿,次子子禄,三子子正无传(或外出)。在粘博恩察儿去世后,子寿、子禄由永宁迁移到浔美(今晋江龙湖衙口村)建基,传衍子孙,后裔遂分居晋江粘厝埔、深沪、山柄,南安浯坑,泉州城内,以及台湾等地。
  约在15世纪60年代,粘氏十一世粘添奇次子粘细从晋江金井山柄入赘泉城,衍成宗支,十二世粘细是泉城粘氏启祖。
  粘细这一支系入城后,以商、学为主步入仕途,重振家风。据《晋江县志》载,明清两代杰出的粘氏族人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人粘灿起,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粘金榜止,共有进士2人,举人17人、贡生6人。其中出任知县的有7人,任府、县学官教谕的有18人,骠骑将军1人、 县营守备1人。官职较高的有十三世粘灿,明弘治十四年举人,由崇仁教谕、县令,擢南京监察御史,府志载他任职时屡上章疏,弗避权势,清廉明察,民称“粘青天”。灿次子粘席珍值倭乱,从征亡,追封骠骑将军。粘氏十七世粘本盛,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人,清顺治初授河南推官,在京多年任吏、户、礼、兵、刑五部给事中,升京堂。疏请盐折归县, 严禁私派,泉郡受其惠。
  i明代中叶以来,福建倭患频生,粘氏族人聚居的晋江永宁、浔美诸地又是瘠卤的滨海之地,农业条件不佳,经不起战争动乱,于是或迁内地泉城、南安,或迁台湾地区,或迁南洋。
  粘氏族人进入台湾最早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粘本盛之子粘士嶽由闽清教谕调任台湾诸罗县教谕。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粘继任由龙溪教谕调任台湾府台湾县儒学教谕,四年后调彰化县学教谕兼训导。
  住居晋江的粘氏族人入台以乾隆末年为多,他们或兄弟同行、或携妻带子举家渡台,他们选择与晋江滨海气候、环境条件相近的彰化福兴地区落脚安身。历经半个世纪的经营,至道光年间成书的《彰化县志》已出现冠姓村名“粘厝”。由于人口繁衍,“粘厝”村后又有“顶粘”村和“厦粘”村等,并向鹿港及全台各县跨越迁移,现全台粘氏人口已近万人。
  “木有本、水有源”,台湾粘姓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祖源。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湾粘芳模即渡海回晋江衙口求谱,传为佳话。1974年,台湾粘氏宗亲在台湾彰化厦粘村自建“粘氏宗祠”(桓忠堂)o 1988年5月、8月台湾粘氏宗亲会长粘火营二次组团18人到晋江衙口谒祖认亲。1989年台湾宗亲粘诸省三人捐资1万元初修永宁杨丹八世祖墓。:1993年起,粘火营多次往返两岸商讨重建衙口 “粘氏大宗祠”。 1995年2月,宗祠重建落成并命名为“闽台粘氏大宗祠”,台湾宗亲粘明隆、 粘合兴率两个团135人回衙口祖地参加庆典。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