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843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康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康氏 来源 族谱 氏谱

内容

康姓望出京兆。
  来源主要有二支:一支是周朝康叔之后,另一支则是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之后。换言之,我国康姓人士中, 有的是周朝以谥为氏的汉族后裔;有的则混有外来的血统。
  武王得天下后,立国号为周,定都河南洛阳。武王命幼弟叔去治理康国,所以得名为康叔。武王死后,他年轻的长子成王嗣位,由周公姬旦辅政,周公是文王百子中才学最广博者。 武王异母大弟前商殷纣的后裔武庚,认为有机可乘,就起而反叛。幸得周公讨平,周公决定把这殷纣遗民居住的疆土称卫国,交给当时已负贤名的康叔去治理,封卫君。康叔不负众望,把过去那批蠢蠢欲动的纣王余党,治理得口服心服,诚心归顺周朝,化敌为友,功在大周社稷。康叔声誉日隆,后改封康叔为卫侯。康叔治理的卫国,即今河南省东部、河北省西南一带,幅员相当广大,初定都于朝歌,是前商首都,即今河南淇县东北部。传到卫文公时,曾迁都楚(今河南滑县东)。卫成公时,又迁都河北省濮县西南颛顼城。康叔后裔都住在京都。这是康姓堂号京兆衍派的由来。
  周成王长大亲政,诏康叔,举用为大司寇(卫侯由其长子继位),掌管兵符和保卫重任,权位在其他诸侯之上。康叔死后,成王因他一生为大周安邦定国,赤胆忠心,追封康姓,康叔因此成为康姓始祖。康叔后代繁衍了好几个姓,除了以谥为氏的康姓、以国为氏的卫姓,尚有庶姓等等。康姓迁入闽,主要有三次。最早是在东晋时期,元帝南渡时,由林禄将军护驾,带来北方各省数十万军民入闽,在这其中也有康姓的军民。中期,是在唐末,唐武王在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举兵,经安徽省、江西省入闽。在这次入闽的官兵和民众中,也有康姓的先祖。第三次是北宋末。康王赵构在金邦当人质,后得知奸相张邦昌通敌,父兄被杀害或监禁,宋室江山移主,即决心潜逃,在江南招集义军,后,迁都浙江临安称南宋。北方各省有民众不满金人统治,遂纷纷逃难进入江南各省定居,其中也有康姓先祖。
  康姓的郡望有三:京兆、东平、会稽。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康炳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