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80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施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施氏 族谱 氏谱 始祖

内容

施氏源出姬姓,是黄帝后代。周文王之子姬旦,因留京辅佐武王,姬旦长子伯禽授封到鲁国为鲁国君。鲁公八世孙鲁惠公的三子名子尾,号施父,在恒公主政时为鲁大夫。施父德高望重,才华过人,是春秋名臣。恒公差遣其聘齐公先往朝周, 周天子为嘉其义加以赏赐,遂命将施父的“施”字赐为姓氏。 故施父遂成为施氏得姓的鼻祖。
  施父的八世孙施之常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聪颖过人,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封“临濮侯”,故施氏后人即以“临濮”为施姓代称,而后才有“临濮衍派”或 “临濮传芳”之称。
  施氏最早入闽源于唐朝中叶。施典,唐秘书丞(正五品), 与长子敬敷(唐宣教郎)次子敬承(唐宣议郎)于唐光启年间随王潮入闽。后择址于晋南海滨定居,俗称钱江(前港),后人尊奉唐秘书丞施典为钱江始祖。
  宋大理寺评事官施炳率三子于宋孝年间由河南固始县移居福清高楼乡,后次子施英迁居晋江南浔(今龙湖衙口)俗称浔浔江(后港),后人尊奉宋评事官施炳为浔江始祖。故晋江施氏有钱江、浔江两大派系。
  入闽后的浔江派系,至四世祖菊逸公大繁衍,人口剧增, 因而再由衙口分居于国内外。现晋江、石狮有龙园、石厦、湖北、南庄、陈店、龙埔、洪溪、大埔、杆柄、华峰、华海、华山、东华、首峰、群峰、浔光、圭庵寮、宜富寮、中寮、马厂、二房寮、龙寮、湖仔寮、宿困墩、长房寮、大寮、后山寮、五七柱、三柱、雪上寮、东旧房、西旧房、山苏、沟顶、 沟下枪寮、宽仁、土地寮、玷寮、海尾寮、东富后、前埔、宝田、后寮、顶房寮、鲤鱼穴、新乡、五块寮、东后、竹围、坑寮、赤下、内坑、林边、西岑、梧沙、塔石、杆头、田头、枪城、十三施、西梧、桥头、小埭、曾坑、山前、灰瑶等80多个村有浔江施氏后裔居住。另外,安海、金井、永宁等镇也有浔江施氏后裔居住。
  钱江派系则分布在晋江的前港、前港新村、后宅、石厦、 钞厝、南庄、福田、杏坑、山尾、东厝、苏坑、炉灶、埔头、 瑶林、内坑、坑尾、洋霞、安海等;石狮的宽仁、西岑、浯沙、塔石、永宁等;省内遍布于八闽大地;省外则有广东、浙江、江西、江苏、广西、河南、安徽、云南、山西、北京、四川及港、澳、台地区。
  浔江、钱江施氏两大派系在衙口和前港各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宗祠。衙口大宗祠又称树德堂,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 面阔五开间,有门楼、厅堂、后堂、花园、三进及厢房组成。 格梁穿斗式结构,硬山顶,出砖入石,至今保持闽南古建筑风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钱江施氏家庙又称钱江中秘堂, 1221年建,皇宫式大厝设计,五开间五落,抬梁木构,进山门为歇山顶较为特殊,大厅十五架连脊高三丈六尺。下厅七架脊高二丈零三寸,气势巍峨,以高著称。也是闽南古建筑艺术中一颗瑰丽灿烂的明珠。
  历代以来,施氏人才辈出,仅树德堂派下自宋至今,据初步统计,有文武举人22人,进士27人;职官、官生172人, 其中知县16人,知府28人,水师、陆师都督24人;水师提督3人(授封靖海将军、明威将军、怀远将军)。兵部主事2人;兵部右侍郎、内阁大臣、都察院御史、靖海侯(世袭罔替)御前带刀侍卫3人;总兵5人;副将2人。尤其是威震台海、名闻国内外的清初爱国将领施琅将军,率师统一台湾,功勋卓著,受到康熙御赐百字褒彰:“卿仕际应侯,文章慧业修。 至性能纯养,正心得自由,恰澹明素志,宁静似先猷。高风宗古朴,雅化堂温柔。黄中元吉迪,青简大名留,克已存恭敬, 定交允嘉谋。恩宽爱式广,善足泽常流。深藏抱伟器,远识抒全筹。河山铭竹帛,冠冕绍箕裘。传芳长衍庆,锡祚历千秋。” 该百字褒彰后来成为国内外浔海施姓的辈分字云。再是受到康熙褒奖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施世纶,由于他为官清廉,后人著小说《施公案》歌颂之。还有广东提督施世骠,他任广东提督期间,主持测量绘制了我国南海的西沙、南沙、东沙、中沙群岛等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国土地图,为嘉庆年间绘制大清统一地图提供了版图依据。再是开发台湾宝岛,修建 “八宝圳”,历时十五年,灌溉面积达27万亩的施世榜;任嵩山县知县,修少林寺,出版第一部《少林志》的施奕等。
  钱江中秘堂派下,唐宋时期“十世簪缨”宣教之传有:朝议、奉议、教谕、修职、承事、郡马、府尉、文林等;宣义之传有:教谕、奉议、佥判、司户参军、文林、通直节判正奏等。明万历年间,施显磐钦命本省巡抚,盘查海陆要地,兴利除弊,口碑载道,轰动朝野,皇恩赐匾“不愧第一”。钱江第二十一世施届璜,明授广东潮州府镇平县巡捡,其长子茂君, 于清康熙年间由粤东州迁山西太原,功加参将;次子维侯,诰封奉政大夫,生五子,有候选州左堂,有巡抚都院(荣褒“海国耆英”),有皇清简留国子监待赠文林郎(县正堂),有特恩荣授奉政大夫,有儒学教谕。第二十四世施应元随靖海将军施琅平台湾首功,晋封将军,旋授四川建昌总兵,官左都督加二级,诰授荣禄大夫,累赠“四代一品”。施而宽,原任守备, 后随军南征,率偏师复海坛,平湄州,直抵金、厦两岛,攻台湾,克澎湖,功加左都督,历任江南江北狼山统辖卢、凤、 淮、扬四府、徐州---州总兵官赐翎加赠太子少保,赐匾“官保驰荣”。
  晋江衙口树德堂和钱江中秘堂的施氏,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子孙移居台湾省和旅居国外的不断增多。自施琅将军统一台湾后,仅树德堂派下移居台湾的就有大几万人,分布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嘉义、花莲、宜兰、彰化、鹿港等地。旅居菲律宾等国的施氏侨亲就更多了!这些旅居海外的乡亲们切身体会到:加强和扩大宗亲团结的重要性,先后建立了很多宗亲会、同乡会组织,其中菲律宾有24个,新加坡 1个,我国的香港地区3个、澳门地区1个。每年十月,由上述宗亲会轮流主办一次年会,国内外宗亲团体派员参加,为凝聚宗亲的乡谊,传播中华文化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早在1911年旅菲律宾的施氏侨亲就建立了包括浔江、钱江两大派系在内的“旅菲临濮堂”,团结了旅菲所有施氏的宗亲。它是旅菲宗亲巍峨的靠山,也是家乡教育事业公益事业有力的支柱,受到祖国政府的重视。1981年又成立了 “世界临濮施氏宗亲总会”。这两个组织建立之后,除为旅外宗亲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外,对家乡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教育事业方面。1946年旅菲侨领施性水发动侨亲捐资在衙口创建晋江南侨中学;1993年旅菲施氏侨领施能炒倡议侨亲捐资创建深沪首峰中学;1995年旅菲施氏侨领施议程倡议海外华侨捐资创建龙湖龙侨中学;施维鹏家族发动海外侨亲捐资创建衙口中心幼儿园,后独资负担每年全部经费。
  为促进家乡前后港施氏两派系的团结,1981年5月,海外施氏侨亲组团回国倡议家乡成立“晋江临濮堂”。经多方联络,1985年成立了 “晋江临濮堂侨乡开发协会”。推选施议咸为顾问委员会主任,施纯蚶为理事长,施秋琼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性昌为监事长。1994年经理事长施纯蚶和旅菲侨亲施性答、施能忠联合倡议创建临濮湖滨大厦——晋江临濮堂会址。
  上述是施氏先贤和侨亲创造的历史业绩。其中以施琅将军在全国影响最大。衙口树德堂厅堂内显赫高悬着钦赐的匾额有:“勋德齐班马范曹”、“忠勇性咸”、“天下第一法官”、“彰信敦礼”、“锦堂萱茂”、“文魁”、“武魁”等。这些都是施氏先贤功勋的历史见证。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