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693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方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方氏 始祖 氏谱

内容

据汉、唐编撰的《风俗通》、《元和姓纂》等有关姓氏辞书谱志记载,方氏主要源自两支:一支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方雷氏,一支为周代卿士方叔。
  相传数千年前,炎帝和黄帝两个部族在现今河北进行“阪泉之战”后,合并成华夏族。不久,华夏族同九黎族首领蚩尤在阪泉的涿鹿一带开战,获得全胜。而炎帝第八代孙榆罔之子雷,战功卓著,华夏族首领黄帝遂将河南嵩山附近的方山封赠与他,方雷氏因此而得名。此后世代子孙以地为姓称为方氏。
  另一祖先方叔,系周宣王之大臣。时有南方诸侯荆国背叛周王朝,方叔奉命率兵车在千平定荆蛮,捍卫了周朝。周朝系黄帝裔孙所立,姓姬。方叔与周宣王同宗,亦姓姬,名寰,字方叔(另有资料云,方叔为炎帝神农氏后代)。世代子孙以字为姓,遂称方氏。
  多数谱志认为,方雷氏和方叔都是方姓始祖。方氏列祖名宦俱著于夏、商、周三代,显于河洛间,故堂号称“河南堂”。
  方姓先人长期生活于河南一带。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夺刘氏皇权,天下大乱。当时担任司马汝南府尹的方纮,为逃避战祸,举家迁至安徽歙县东乡。于是方纮成为江南方姓始祖。
  方纮的儿子方雄,官拜司马,有三个儿子:方侪,封关内侯,南阳太守;方储,任太常卿兼洛阳令,封黟县侯;方俨, 任大都督。
  方储有三个儿子:赞之、观之、弘之。赞之后代散居今浙江的建德、衢州、金华、绍兴等地;观之子孙迁居福建莆田, 江西波阳、上饶、九江,安徽滁州等地;弘之后裔居住在安徽歙县、宣城、贵池,浙江嘉兴、湖州,江苏常州等地。
  据《福建通志》记载,方叔达在隋代任闽州长史,后来就地落籍,其后代先后迁居仙游洋大房、莆田县城和庄边等地。
  闽南方姓,其始祖方伯虞(字子重),是方纮子方俨的后代。方伯虞原籍河南固始县,唐代高宗间随陈政将军入闽, 乔居于南靖县西城可塘。子孙派居龙海市崇福、碧浦,漳浦县长桥,云霄县阳霞,以及诏安、东山和海外各地,其中仅云霄县就有5万多人。
  “六桂方氏”,系福建省方氏旺族。他们尊方叔(与周宣王时的方叔不是同一人)为一世祖,方叔是方纮人方观之的支脉。方叔为都督府长史,从安徽歙县迁居河南固始。其子殷符官授威王府咨议,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殷符有七个儿子,第三子方廷范在唐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 先后当过浙江安固(今瑞安)县尉和福建长溪、古田和长乐三县县令,受赠金紫光禄大夫。方廷范定居于莆田刺桐巷。生有六个儿子,分别为仁逸、仁岳、仁逊、仁载、仁远,个个荣登进士,封官受禄,因此世称“金紫六桂方氏”。其后代除留居莆田发展之外,已遍布全省各地。泉州的方姓正是从莆田迁移过来的。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方航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