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68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泉州王氏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王氏 来源 祖籍

内容

太原衍派“太原衍派”是福建泉州地区王氏民居、祖厝、宗祠最为常见的匾额,标志其族姓来源于山西太原。“太原衍派”是其郡望。
  “王”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显姓望族,人口位居百家姓前列,历代名人辈出,又是各大姓中来源最为复杂的一个姓氏。考“王”姓的族源,有姬姓之王(始祖分别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周平王太孙赤、周王子成父、周灵王太子晋、周考王弟桓公揭),子姓之王(商王子比干的后裔),妫姓之王 (虞舜的后裔)之分,此外,还有赐姓之王,改姓之王,冒姓之王,复姓改单之王等。“王”姓又是郡望和堂号最多的族姓, 早在南宋王应麟于《姓氏急就篇》中,就按“王”姓的不同来源和祖居地,将其分为二十一望,即:太原、琅琊、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然而尚有不少著名王氏大族未包括其中,如元城王氏、河间王氏、考城王氏、汲县王氏等。据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记,王姓有多达三十八望。实则,唐宋之后,随着疆域的拓展,人口的迁徙流动,望族世家的显扬,各地又出现了不少王氏族姓的郡望与堂号,如闻名于天下的“三槐王氏”,拓展于福建的“开闽王氏”,江西抚川的“临川王氏”,浙江的“鄞县 (今浙江宁波)王氏”、“余姚王氏”,湖南“衡阳王氏”等等。
  在诸多的王姓郡望之中,“太原衍派”是王姓最大的支派。 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 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为“天下五大望族”。这一支派因历史悠久,播迁广远,声名显赫,族裔遍及全国。其他支派的王姓后代,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察到本系的祖先,也往往将自己家族的谱系归于“太原王氏”的名下,因此有“天下王姓出太原”之称。福建的唐末五代“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的裔孙,元末自卢州(今合肥)南下福建的“三省名宦”--王翰的裔孙等,考其根源,都追溯于山西太原,可称为“福建王姓出太原”,“泉州王姓岀太原” 了。
  王姓族人,自山西太原至福建泉州,经过了漫长的播迁衍派的历程。
  据史志记载,“太原王氏”的始祖乃周灵王太子晋,也称为子乔。子乔事迹见于《逸周书》、《国语》、《列仙传》、《潜夫论》等。太子晋幼有成德,温恭敦敏,聪明博达,年十五即才识过人,能言善辩。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浸及皇宫,灵王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以民生为本,力陈不可、主张效大禹治水,因势利导,以解除水患。灵王不听,反而罢黜其太子的名位,废为庶人。太子晋之子宗敬,仕周景王为司徒,因见周室日就衰微,退居山西太原,时人皆呼之为“王家”,因而改原“姬”姓为“王”姓以避乱, 后人尊太子晋为始祖,称宗敬为“太原祖”。此为王姓“太原衍派”的来历。
  太子晋的后裔至秦末汉初,分为太原、琅邪二望。其因是二十四世孙王离,初为秦大将军蒙恬的裨将,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令王离接任大将军。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王离率兵围赵,钜鹿一战兵败自焚。王离长子王元,为避诛连, 秘密迁徙于山东琅邪(今山东胶南市西南、因越王勾践筑琅邪台于此而得名),是为“琅邪祖”。其次子王威,仍居太原晋阳。琅邪一支,传至三十二世王导,辅助晋元帝建立东晋,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出将入相,历事三朝,被称为“中兴名臣第一”、“江左夷吾”,成为“金陵祖”。自是王氏一族,自北而南,盛于江左,定居于南京乌衣巷,与谢安一族,望衢对宇,号曰“王谢世家”,公卿将相,代不乏人。再传至四十一世王褒,先事南朝梁为吏部尚书左仆射,后事北周为车骑大将军,落籍于咸阳,是为“咸阳祖”。王氏一族又由长江流域, 播迁黄河流域。
  王褒后裔“太原王氏”四十一世王晔,受任唐河南光州固始县令,有政声,县民深怀其德。调任时,民爱其仁,攀辕卧辙求其勿去,晔不忍离,遂家于固始,在此繁衍生息,后世奉为“固始祖”。据近人调查,其住地为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寨王堂村。王晔传至曾孙王恁,以务农为业,善于经营理财,故家颇殷实。恁娶妻徐氏,生子三--长王潮、次审邽三审知,是为“太原王氏”之四十九世,固始王氏之第五世。
  王潮(846〜898年)、王审邽(858〜904年),王审知 (860〜925年)虽出生于农家,然而三兄弟成长于动乱之时, 崛起于陇亩之间,才勇过人,文武兼备,深孚众望,人称“王家三龙”。长兄王潮沉勇有谋略,年青时代即任固始县佐吏。 二弟审邽通《春秋》,喜儒术,善吏治。三弟审知状貌雄伟, 武艺超群,常骑白马,号称“白马三郎”。正是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于唐末农民起义的高潮中,扶母投军,带动了河南光州固始县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加起义队伍。唐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率义军及眷属万人南下,略江淮,跨浔阳,过赣水, 取汀州,下漳浦,于是年八月进入漳、泉地界。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赃枉法,统治暴虐,百姓难以安生,闻王潮义军纪律严明,所到秋毫无犯,乃公推绅士张延鲁率耆老奉牛酒拦道恳请王潮带兵解救。王潮应命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率兵攻克泉州,诛杀暴吏,招怀离散,平均税赋,鼓励农耕,安定民生,深受吏民拥戴,在泉州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王潮的治绩为福建观察使陈岩所赏识,表授为泉州刺史。唐大顺二年 (891年),陈岩病重,派人召王潮赴福州欲授以福建军政大权。陈岩妻弟护军都将范晖妄图篡权,拒阻王潮赴任。王潮派从弟王彦复为都统,三弟王审知为都监率军攻打,于景福二年 (893年)五月占领福州。王潮兄弟的政绩军威远播,短期内尽有福、泉、漳、厦、建五州之地,统一全闽。是年九月,唐昭宗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王审邽为泉州刺史。乾宁二年(985年)又提升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统领福建军政。王潮,王审邽因勤劬为政,心力交瘁,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二兄未竟事业,总理全闽,功勋卓著,唐授审知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晋封为闽王,建立闽国。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率军入闽,统一福建,建立闽国, 形成了继东晋南渡,中唐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治漳之后,中原人民第三次移民入闽的高潮。因此,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被称为“开闽三王”。泉州承天寺西畔的“开闽三王祠”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师靖八闽”,概括了泉州大多数王姓族人的根源与来历。至此,“太原王氏”又由中原地区衍播至东海之滨,在福建泉州等地扎下了深厚的根基。
  继唐末五代“开闽三王”之后,宋元明清以至近代,又陆续有“太原王氏”的族裔南迁定居,繁衍于福建泉州等地。较为知名者如元末自安徽卢州(今合肥)南下的“三省名宦”——福建行省福州路治中、福建江西行省郎中、广东潮州路总管王翰,其裔孙分支于泉州排铺街、晋江沙堤(今沙塘) 和永泰官烈(原名观猎),人丁数以万计。
  开闽传芳“开闽传芳”是“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那、王审知三兄弟嫡传宗支裔孙共同的堂号。
  自三王率兵入闽至王审知逝世,治闽计四十年。在此期间,三王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闽三王”子侄众多,王潮有子三——延望,延虹、延文。王审邽有子四——延彬、延桢、延美、延武。王审知据 《闽王墓志》载有子十二——延翰、延禀、延钧、延丰、延美、 延保、延武、延望、延义、延喜、延政、延资。其中延禀、延丰传为养子,延望、延美、延武三人重名或为关爱庇荫过继于闽王名下,王审知实有谪传七子。子侄既多,孙辈更倍而增之。但因王审知逝世后,其子延翰、延钧、延义、延政,孙继鹏等违背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誓言, 先后称王称帝,弑篡不息,宗室倾轧,骨肉相残,元气大伤, 导致闽国的覆亡。在近二十年的政治、军事斗争的浩劫中,王氏家族摧折惨重,幸而未被残害者,亦如惊弓之鸟,或投亲靠友,或改名换姓,或秘密潜逃,以避祸乱。因此,“开闽三王” 宗室子裔几乎遍布八闽,但以泉州及其所属地--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厦门为主要落脚点和聚居地。究其原因有四:一是泉州乃“三王”八闽开疆最早、经营最久的根据地,且广施德政,深得民心,群众基础好,民风淳厚,易受掩护而生存。二是泉州远离当时政治斗争的中心福州,尤其是山区海隅,社会相对安定,利于隐匿繁衍。三是气候宜人,得山海之利,尚有不少处女地可供开发生息。四因王潮卒葬于惠安盘龙山,王审邽卒葬于泉州东郊皇绩山,王氏裔孙视泉山晋水为家山故土,故落藉泉州者多,即使移居外地或外派为官,也多落叶归根。因此,“开闽三王”在泉州的子孙较之福建其他更多,可谓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蔚为大宗。后来,还由泉州地区,远播于浙江、广东、海南、台湾、香港、 澳门以及海外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开闽三王” 一族由河南固始播迁福建泉州,成为当地显姓望族。中共固始县委、固始县人民政府曾赠联曰:“丰碑铸南国,泉州一族名扬四海;人物出中原,固邑三王功盖八闽。” “三王”子孙号曰“一本三宗”,派系众多,难以一一列举。兹择繁衍于泉州地区较有代表性者,按三宗之分略述于下:王潮一宗,据史志谱牒记载,长子延望于闽王昶(继鹏) 当政之时,为奸佞林兴诬欲“叛变”被杀,并及其子继隆。继隆之子永珍乃携其弟永瑞避居晋江海滨蚶江,成为蚶王氏始祖。王潮少子延广(一名延义)因延望遭害,惧受株连,遂改名“思义”,率妻及子继仁、继孝、继德等,避难永邑(今永春)山中。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闽国为南唐所灭,时原 “三王”部属留从效据泉为清源军节度使,厚待“三王”族人, 延广分兄弟支十人复来泉,被任命为军正。尝止舍于晋江青阳,因见其地依山面海,十里湖光,堪称安居之地。后,延广遂弃官定居青阳,成为青阳杏厝王开基始祖。其子孙继承三王重教兴学传统,创办“东庵”学塾,课督子弟,因而科举连登,九世孙子荣宋嘉泰元年(1201年)首中举人。十世孙节嘉泰四年(1204年)中举人,嘉定七年(1214年)举进士, 泉郡太守章公颖立“凌云”牌坊奖掖,故有“凌云王氏”之称。其弟袭龙受兄熏陶,亦励志笃学,开禧三年(1207年)、 嘉定六年(1213年)、嘉定十二年(1219年)凡三预乡贡举 (县、府、省三试连捷),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进士出身, 被誉为“东南一佳士”。后来王氏子孙又以青阳杏厝为“秧借地”,移植于府城、近郊、邻县及外省,裔孙数以万计。
  王审邽人闽之后,一直留守泉州,任泉州刺史十二载。其长子延彬继任,后任泉州刺史二十六载。父子两代经营泉州, 政绩声望卓著。举招怀离散,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建立“招贤院”,广纳中原人闽士族,借以兴举泉州文教;开拓泉州海港,多发蛮舶,招引海上蛮夷商贾,扩大对外贸易(故延彬被称为“招宝侍郎”);扩建泉州子城,广建寺庙,重教兴佛,引导人心向善等等。延彬长子继崇后又继任泉州刺史,次子继枢任漳州刺史。继崇子传懿,官漳州刺史,后退居招贤院。因此,延彬一支在泉州繁衍最昌。传至九世孙王烨,官宋贺州判官,仍不忘故土,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回居泉州西隅船舫巷(今象峰巷),为温陵船舫派始祖。正是此派后来又蕃衍分支于泉州各地:十四世王南一分支于南安丰州、王登分支于南安四都,十六世王绍纪分支于南安二十一都,王万臻分支于安溪华美,十七世王泰分支于晋江东石,王科分支于晋江安海,王丑默分支于南安深坑,王元勋分支于晋江龙塘、水头 (后部分裔孙又回迁入郡城万厝埕、新门街、象峰巷、凤池巷),二十世又有王祖贤(玄)、王祖兴(亨)、王祖英三兄弟分别开基南安长福、象运(今翔云)、晋江新罗,其从兄弟王通和、王国和、王宾和分别开基泉州井亭、晋江车厝、晋江英林等。由此可见审邽一派在泉州分支最多,分布地域最广,人丁也最为兴旺。至今已传四十余代。
  审知一宗,因延翰、延禀、延钧、延义、延政及继鹏等, 兄弟阅墙,叔侄相残,因而枝凋叶零。少子延政闽王曦于永隆五年(943年)在建州(今建瓯)自立为帝,国号曰“殷”, 改元天德。天德三年(945年)返福州,复号曰闽。同年为南唐所灭,被迁往金陵,封鄱阳王。延政有子七人,其中三人派裔流寓泉郡。长子继成,曾任漳州刺史,其裔孙分布漳泉、潮汕一带。继成子宗让居泉州开元寺曹巷,八世孙四郎开基泉州南门外王墩(即今晋江杏墩),后又衍蕃至晋江安海拱北、璐霞,漳州岱川、田里,惠安沙格,同安西畴、环山、石浔,安溪五里等地。延政三子继达,于父迁金陵后,化名直道,由三山(今福州)抵清溪(今安溪),投奔妻舅詹敦仁。时留从效辟敦仁监守清溪场,后升场为县。敦仁无意仕途,有意归隐, 乃上书乞以直道自代,隐居佛耳山。直道任清溪令数载,亦倦公文政务,遂举萧仁翰以自代,自号“潜夫”,与敦仁同隐于佛耳山,择山水形胜之地名之曰“招卿”,筑室而居,成为安溪招卿王氏始祖。其裔孙散布安溪各地,并衍播至长泰、台湾、江西三清山等地。延政少子继桢(一名秉桢)于父迁金陵时,避乱入泉居花坪(棚)下(今培元中学一带),后复移居南安瑛内(今英都),生五子:长管礼分派南安翁山,次管明分派永春、晋江,三管斌分派安溪长卿(今长坑),四管友分派南安岩头(今贵峰),五管智分派安溪龙涓。王审知另有十八世孙弘治,原居福清文藤山,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舅刘公单丁,奉慈命代舅领军赴浯州(今金门),后安家于金门城内七星街,成为入浯王氏开基祖,其裔孙除定居金门衍播之外,又分派同安、厦门、广东潮汕各地。
  “开闽三王”衍播于泉州的裔孙,历代名人辈出。
  祖籍晋江的王勇,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乡试、礼部试、殿试皆名列第一,高中状元,被誉为“名世之才”、“王佐之器”。王勇仁宗朝拜相,为政方严持重,敢陈利害得失, 不计个人恩怨,卒谥“文正”。
  祖籍泉州、移居潮州的王大宝,列为“潮州七贤”之一。宋建炎三年(1129年)榜眼及第,迁礼部侍郎、谏议大夫。
  生于明正德年间的王慎中,晋江安平(今安海)人,自幼聪颖过人,四岁吟诗作对,日诵千言。就学于著名理学家易时中,颇受器重。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王畿,晋江人,历任教授、国子监博士,学名远扬,问业者众,讲筵满座。著有《四书易经解樗全集》。
  生于元末的王忠孝,惠安沙格人,以刚直耿介,无私无畏著称。其于崇祯元年(1628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督运粮饷。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南明诸王先后在福建、广东称帝,召忠孝任职,他“审时度势,一再拜辞”,但仍关心抗清复明事业,先后上疏提出匡复政见,并与郑鸿远、 张煌言、郑成功等书札联系,后赴厦门依附郑成功,为军国大事建言,成为郑成功知己。郑成功渡海复台,忠孝留守厦门辅助郑经,复台后备受厚待。遗著后人收集成《王忠孝全集》 12卷。
  明末清初,晋江出了个王命岳,崇祯十二年(1639年) 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时云贵未定,西南抗清势力盘踞,清廷征询用兵之计,命岳提出以“离间计”造成抗清势力矛盾,削弱其力量;用“屯兵制”以守为战,就兵生饷,为清世祖所重,授为工部给事中,并下旨推行。
  明清以后,“开闽三王”裔孙,大量侨居东南亚,与当地人民一道,共同开发南洋群岛,抵抗西方殖民主义者。在菲律宾,近代出现了祖籍南安深坑(一说晋江清濛)移居菲律宾谋生、大力支持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王彬。为表彰其历史贡献,马尼拉市议会将沙克里蒂亚街命名为王彬街,并竖立王彬纪念碑及铜像。在新加坡,知名的王氏裔孙有祖籍同安白礁乡的王友海、王求和、王宗周,他们是早期开发新加坡并开展对沙捞越的货物贸易的华人。他们合力出资购买“勃老恩山”作为“王姓山”,无偿贡献给福建王氏族人居住、种植及营葬,如今成为新加坡“开闽王氏”宗祠的所在地。
  三省名宦晋江有个号称万人的村庄——沙塘村,是泉州地区王姓聚族而居最大的行政村。其民居的匾额为“太原衍派”,标出族源亦为山西太原王氏。而位于村中央的沙塘王氏大宗祠,被泉州历史研究会誉为“泉郡名祠”,高悬于祠堂正厅的匾额(堂号)却是“三省名宦”,大门的对联为“三省名宦乡贤裔,八闽忠臣才子家”。该村的宗族庆典、红白喜事前导仪仗彩牌有两面,一为“太原衍派”、一为“三省名宦”,甚至于远在南洋的“沙塘旅菲同乡会”会所,也高悬“三省名宦”的匾额。这一堂号,突出反映“太原王氏”在沙塘村的宗支,有别于遍布泉州地区的“开闽传芳”的宗支,其直系祖先是元末自安徽卢州南下福建的“三省名宦”——福建福州治中、福建江西行省郎中、广东潮汕路总管王翰。
  王翰,字用文,号友石山人,元元统三年(1335年)生于安徽卢州。翰先世山东阳谷人,宋代从征西夏(今宁夏), 宋军失败,陷没为夏人。元得天下,征复西夏,元世祖以其刚直守义,不屈于西夏,赐姓“唐兀”,俾附国籍嘉之。翰高祖名撒达,元初归附,即复归山东。翰曾祖名回,元初从右丞昂吉下江淮,占领荆襄,以武功授武德将军,镇守卢州,携眷定居。翰祖父名蕉。翰父名德,先后袭职镇卢州。翰五岁生母逝世,自幼受父祖熏陶,并赖庶母鞠育教导,勉以立节建功显身扬名。年少即才艺突出,十六岁袭职领兵千户,守卢州,省宪共言其才于上,除卢州路治中。翰家自曾祖以来,皆以赐姓 “唐兀”为氏,迨翰袭职乃冠旧姓“王”。王翰称“新氏乃天子所命而不敢违,旧氏乃祖宗所传而不可弃”,表达其尊祖重宗之诚忱。
  元末政治腐败,国力日衰,灾害迭起,兵乱频仍,至正年间,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兵乱”、福州发生“三魁之乱”。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四月,王翰随福建行省平章省燕只不花镇闽,辟为从事,改福州治中。适三魁之乱起,地险猝难用兵,翰审时度势,主张不用强兵镇压,不顾危险亲赴三魁营垒谕降之,因功迁同知,又迁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泉州属地莆仙地方武装势力头领柳莽 (伯祥)跋扈,联络傍郡进犯永福(今永泰),县民恐惧不安。 翰一面组织百姓准备抵抗,一面派人严正警告“慎勿犯我尺寸之地,吾有以待汝矣”,柳莽终退。翌年,翰擢朝列大夫、福建江西行省郎中。平章陈友定慕翰德望,留翰居幕府。越年冬,友定以翰威望素著,表授为广东潮州路总管(职三品)、 兼督循、梅、惠三州。翰赴任后即大布恩信,缓徭役,简刑罚,事有害政者即罢之,使奸凶宿恶顺若良民,又修葺韩文公祠,兴建书院,礼待儒生,重振潮州士风文风。潮州人士感其德政,至今犹称颂。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翰调任闽省参加政事,陈复代领州事,时朱元璋已称帝金陵。王翰知国事已去无力回天,乃弃官离潮抵闽,经晋江沙堤(今沙塘),见其地水光潋滟,四周紫帽、罗裳、宝盖、清源诸山环抱,光风霁月,风水甚佳,遂携眷于沙塘碧山麓构筑三堂曰“云归处” 安居。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人州,元亡。王翰虑及沙塘系交通要衢,非久居之地,乃留长子伯开居泉州排铺街,留次子仲开居沙塘,自偕夫人并季子屏居永福观猎山(因闽王王审知曾于此狩猎而得名)。自此,翰黄冠野服,与樵夫牧竖为伍,与僧人道士唱和,徜徉于龙泉山、大樟溪清泉白石之间, 自号友石山人,过着隐居生活。明洪武十年(1377年),府县上书荐之,明太祖朱元璋闻王翰清正贤能,欲请之出山,辟书 (召令)再下,翰不事二主,叹曰:“岂可再适人哉!”即自备棺木,病不服药。逮有司逼就道,翰逐自刎于龙泉山。后人钦其忠烈,乃改其地名曰“官烈”(即今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 翰屏居永福时,续生二子,一名修,早殇,一名伟。王翰善诗,精篆书,著有《友石山人遗稿》,收诗48篇,收录于乾隆 《四库全书》。潮州金山麓有“清辉同趣”题刻,石狮永宁西山岩镌“海天一色”题刻最为知名,永泰、罗源亦留有诸多手迹。元、明、清、民国四代,有十三部史志为王翰立传,泉州、潮州均祀王翰于名宦祠,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王翰的长子伯留居泉州排铺街,子孙繁衍于城内,今南门指挥巷一带,乃有裔孙数十户聚居。
  次子仲,号致政,开基晋江沙塘,历今630多年,传二十五世。沙塘村原为杂姓,现百分之九十为王姓,王姓人丁上万口,兴旺发达,堪称泉南大宗。明成化年间,有四世弼斋一派,自沙塘分支于本省龙岩,播衍于龙岩城关、西陂、雁石、 永定等地。明隆庆年间,十一世君钦一派,分支于晋江安海通天巷、石狮巷、西宫王厝、楼仔后。清朝末年,始有沙塘王氏渡海至南洋菲律宾立足谋生,艰苦创业,民国初年渐多,二战之后大增,至今繁衍千余人。后又由此徙居美国、加拿大、澳洲者多人。近代以至现代又有五六百人因会亲、经商、谋生等定居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三省名宦”之族望,已名闻海内外。
  王翰季子,字孟杨,生于晋江沙塘,年幼随父母居永福。 父殉节,拜父友名儒吴海为师,发奋攻读。洪武二十三年 (1390年)中举人第六名,入国子监朱谱云名下。明永乐初, 起授从事郎,翰林院检讨,任《永乐大典》副总裁。为“闽中十才子”之一,以文名世,著有《虚舟集》五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其五弟王伟,受其提携任泉州府学教授,名录于 《泉州府志》。昆仲两人裔孙繁居于其父执隐居地永泰官烈村, 传人丁数百,部分裔孙又徙居福清、闽侯及福州城内。
  王翰子孙虽分布于各地,然以沙塘王氏为纽带和桥梁,经常联络往来,凡有宗族喜庆大事,必邀聚欢庆,骨肉之情连绵不辍。改革开放以后,沙塘王氏海内外宗亲,每年清明节均组团赴永泰官烈祭祖扫墓,并捐资重修王翰祠墓。
  王翰裔孙继承先祖廉正忠烈:勤政为民品德,历代人才辈出。
  王翰五世孙王廷慎为泉郡首倡“引金鸡、灌晋南”之第一人。他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亲率子弟实地踏勘,绘《金鸡水利图》,不远万里,进京面奏皇上,请求开发晋江金鸡水利,以灌晋南七都民田,终因内官代邑报罢,梦断京华。泉州理学名臣国子监祭酒蔡清(虚斋)题《求金鸡水利图》,为之赞叹。
  七世孙王汝云,乐善好施,守约尚义,明嘉靖年间曾两度受郡守之请修治晋北留公陂(陈三坝),复厥旧观以利灌溉。 董事之时,劳瘁弗辞,不糜公费。
  八世孙王以通,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湖广副使,贵州道监察使,为官廉正,敬祖穆宗,专程返沙塘祭祖恳亲,并提携后昆三人选授官职,使尽其才。
  十一世孙王命浚,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初授广东新会令,陕西道御史,历官大理寺正卿、刑部左侍郎, 以敢于抗疏权贵而知名。
  旅居海外的沙塘乡侨,事业有成,爱国爱乡,热心公益, 饮誉海内外者甚多。十九世王若察,少年时在家乡从事农牧, 稍长任职安厦船务,即掌理公事,热心公益事业,诚心调解乡里纠纷。后南渡菲岛经商,任太原堂宗亲总会理事,创立旅菲沙塘同乡会,关心故乡教育,首捐巨资创办沙堤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以旧校狭隘,领导筹建新校舍。其哲嗣王孝岁、王孝琼等均克绍箕裘,继承遗志,捐建沙塘学校教学楼、大礼堂、宿舍楼,晋江罗山医院,泉州师范王若察礼堂, 泉州幼师柯银娘图书馆等,造福桑梓。旅菲、旅美王孝等博士,热心教育,除积极支持家乡学校建设外,还捐建泉州师范特教楼,为我省培养特教人才贡献力量。
  考王翰裔孙,历代计有进士 2名,举人7名,各级庠生 (包括贡生、增生、廩生、国学业生等)83名,现代大学生近 300名,故沙塘被称为历史文化村。沙塘产业,历来以农业及锡锖业为主,尤其是锡锖业乃明代以来著名的传统手工业,历400年而益盛,乡里因此而得利谋生者众。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曾题匾于该村大宫曰《锡福》,清康、乾年间有“金蚶江、 银沙塘”之称。改革开放以来,除锡锖有长足发展外,又开拓了现代服装工业、服务行业及多种产业,经济腾飞,收入增加,实力进一步增强。“三省名宦”的裔孙已随着中华的振兴, 进入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新时代。

知识出处

泉州姓氏堂号

《泉州姓氏堂号》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姓氏堂号70多个,基本上把本地区的姓氏包容在内。全书的内容,从族源到播迁、再到入闽、入泉,从开基始祖到本地的肇基祖,从建立堂号到建立分堂号的历史过程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维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