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267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53-354
摘要: 武姓的来源主要有4支,其中较早的一支是商朝国王武丁的后代。据史书记载,武丁是商朝始祖契的23世孙,亦即商朝的建立者商汤的10世孙。学者认为,他的后世子孙中就有人以他的名字“武"作了姓氏,姓武。武姓的另一支出自夏朝,与当时诸侯国之一的武罗国有关,武罗国国君的后代,便将国名“武”作了姓氏。武姓的第4支出自子姓,相传是春秋时期宋武公的后代。去世后又被追谥为“武”。由此可见,武姓的组成分子,有周平王的后裔,夏代大臣武罗的后裔,殷代君王武丁的后裔,以及春秋时代宋武公的后裔。可见,外族人中也有以武为姓的。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武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95位。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武姓的来源主要有4支,其中较早的一支是商朝国王武丁的后代。据史书记载,武丁是商朝始祖契的23世孙,亦即商朝的建立者商汤的10世孙。学者认为,他的后世子孙中就有人以他的名字“武"作了姓氏,姓武。
  武姓的另一支出自夏朝,与当时诸侯国之一的武罗国有关(一说武罗是人名),武罗国国君的后代,便将国名“武”作了姓氏。
  武姓人的第3支,亦即被武姓人认为是最正宗的一支,为出自周平王之子姬武的后代。相传,姬武刚生下的时候,在掌心里有一个近似于“武”字的纹,因此被取名为武。他的后代,也就用“武”作了姓。
  武姓的第4支出自子姓,相传是春秋时期宋武公的后代。春秋时期的宋国原是商朝的王族在西周初年被重新分封而发展来的,至宋戴公时,有子名司空,在戴公去世后继承了君位。去世后又被追谥为“武”。宋武公的子孙,就以他的这一谥号中的“武”作了姓氏。
  由此可见,武姓的组成分子,有周平王的后裔,夏代大臣武罗的后裔,殷代君王武丁的后裔,以及春秋时代宋武公的后裔。
  另外,《唐书》中还记载有:“唐贺兰敏为武士护之嗣,冒姓武。”可见,外族人中也有以武为姓的。
  根据《姓氏考略》一书的介绍,武姓数千年来主要繁衍于太原,相继由各自的发祥地向四周迁徙、发展。至秦朝末年,出身于沛国(今江苏沛县)的武彪追随刘邦反秦,刘邦立国后被授以官爵,成了被武姓人当作著名郡望之一的沛国武氏的开基之祖。发展至唐代,居住在太原郡(今山西文水)的武姓人,因出了一位女皇武则天而名振天下,她所在的家族不仅在当时是天下最为尊贵的家族,而且其祖居地也成了武姓的一大郡望。汉唐时期,武姓人还在冯翊(今陕西大荔)形成望族,使冯翊与沛国、太原,共同构成了武姓的三大郡望。
  至于武姓名人,最知名者当然要推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除她之外,还有秦末农民英雄武臣,唐代权臣武承嗣、武三思、武元衡、武士彟,五代后蜀名将武章,宋代画家武宗元,元朝文学家武汉臣,金末将领武仙,明朝医学家武之望。
  清朝末年的山东堂邑(今聊城西)人武训,也是个名气不小的人物。他原本无名,人称武七。武七自幼就是孝子,靠行乞为生,恨自己无钱上学,因而发誓要让人人读书识字。为兴学,他以乞讨、绩麻之法,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终于置办了田产,兴办了义塾。为此,他终身未娶。武训的义举得到清政府的嘉奖,被封为“义学正”。清朝还有经学家武亿。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武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95位。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