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21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300-302
摘要: 程姓是中国的古老姓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曾任火官"祝融氏”的重黎,可谓地道的黄帝子孙。对于程姓的姓源,一些古籍作过介绍。《元和姓纂》云:“颛顼重黎之后,周程伯休父,其后也。”以后,随着程氏家族的显达,不断向四处播迁,并称盛于广平、安定。程邈之前的先秦时期,已有许多留名青史的程姓先人,为该姓的古老作了最好的说明。长久以来,我国民间流传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全家,并搜捕赵盾之子赵朔的遗腹子赵武。那个与公孙杵臼一起定计救出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直至为赵家报仇雪恨的赵家门客,就是赵朔的好友程婴。当今,程姓排在百家大姓的第31位。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程姓是中国的古老姓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曾任火官"祝融氏”的重黎,可谓地道的黄帝子孙。
  对于程姓的姓源,一些古籍作过介绍。
  《元和姓纂》云:“颛顼重黎之后,周程伯休父,其后也。”《万姓统谱》载:“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望出广平、安定。"《广韵》说:“出广平、安定二望。本自颛顼重黎之后……商封重黎之后于程,因以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曰:“程氏,伯爵,风姓,重黎之后也。重黎为火正,裔孙封于程,洛阳上有程聚,即其地也。”由上述记载可见,程氏之先祖,当是“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子孙。商时,有位程伯休父在朝廷上贵为大司马,后被封于一个叫作程的地方。因食采于此,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而得姓。
  除了源自重黎的一支外,史书记载说,在春秋时代的晋国,还出现了第二支以程为姓的家族,这就是《左传》杜预注上所说的:“晋荀氏支子食采于程,以邑为氏。”依照《元和姓纂》的记述,荀氏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之后,以国为氏荀氏“以国为氏”之后,又并分为荀氏、程氏、知氏、辅氏等多个姓氏。从这里可看出,出现于春秋时代的第二支程氏,应该也是周文王的后裔。
  程姓的最早源地,当然是程伯休父的封地程了。程,也作郢,在今陕西咸阳东。以后,随着程氏家族的显达,不断向四处播迁,并称盛于广平、安定。广平、安定进而成了新的播迁中心。当时的广平,即今河北任县、南和、邯郸、鸡泽一带;安定,即今甘肃的景泰、靖国和宁夏的固原、中宁等县。
  程氏较早称盛于北方,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秦始皇时创造隶书的程邈。这位对精美奥妙的中国文字有不朽贡献的人物,正是下杜人。下杜,即现在的陕西长安。程邈最初没有地位,仅仅是一名小小的狱吏,后来由于得罪了上司而被关押在云阳的牢狱里。“在狱无事,增减大篆书”,他以10年的时间构思,把大小篆蜕变成了隶书。中国文字从此定型,其丰功伟绩堪与日月同辉。
  程邈之前的先秦时期,已有许多留名青史的程姓先人,为该姓的古老作了最好的说明。长久以来,我国民间流传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全家,并搜捕赵盾之子赵朔的遗腹子赵武。那个与公孙杵臼一起定计救出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直至为赵家报仇雪恨的赵家门客,就是赵朔的好友程婴。赵家大仇已报,程婴亦杀身以报友人,真可谓生死之交。这位忠于故友、大义凛然的程婴,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了。
  程咬金,是民间最为熟悉的又一历史人物。程咬金本名程知节,今山东东阿人,为名登史册的开国功臣。
  宋时陆泽进士程羽,字冲远,为政宽简,官至兵部侍郎。他的孙子程珦,字伯温,官至太中大夫。瑜慈恕刚断,官小禄薄,克己为义。他命二子颢、颐从学于周敦颐。兄弟二人同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并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程颢,字伯淳,学者称之明道先生,洛阳〈今河南)人;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之伊川先生。颢讲学十余年,提出“天者理也”,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颐讲学达三十余年,主张“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人有“贤”、“愚”之分。主张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数百年来,不知葬送了多少妇女的幸福。他还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使理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今,程姓排在百家大姓的第31位。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