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202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91-292
摘要: 对于包姓原由,史书作过记载:伏羲氏后有包氏。包氏,出自申氏,楚大夫申包胥之后,以字为氏。宋代著名学者罗泌,把包氏的源流推溯到上古的伏羲之族,但因时代久远,又无法找到具体的文献记载作为依据,所以难为信史。根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包姓人的始祖,可以远溯到春秋时期的申包胥。申包胥为楚国贵族,是楚国君王蚣冒的后代,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是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知心朋友。包氏家族既源于春秋时期的申包胥,则他们的发祥地,应该就在当年的申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在历史名人中,还有东汉的大鸿胪包咸,唐代的诗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代的理学家包恢,清代的书法家包世臣等。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包源出于芈姓。对于包姓原由,史书作过记载:伏羲氏后有包氏。(见《路史》)包氏,出自申氏,楚大夫申包胥之后,以字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宋代著名学者罗泌,把包氏的源流推溯到上古的伏羲之族,但因时代久远,又无法找到具体的文献记载作为依据,所以难为信史。
  根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包姓人的始祖,可以远溯到春秋时期的申包胥。申包胥为楚国贵族,是楚国君王蚣冒的后代,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是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知心朋友。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的计策攻破楚国。申包胥赴秦国求兵,秦不出兵,他就“哭秦庭七日,救昭王返楚”。申包胥死后,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姓了。
  包氏家族既源于春秋时期的申包胥,则他们的发祥地,应该就在当年的申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
  《后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丹阳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姓“包”氏。又《路史》记上古包牺氏之后有包氏。按:“包牺氏”即为“伏羲氏”,上古“包”与“伏”两字相通。此说恐系神话附会之辞,录此备考。
  我国历史上,尤其隋唐两代,包氏人才辈出,备享盛誉。宋代,包姓更为不凡。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包青天”一包拯,便是宋仁宗时的著名大臣。《宋史》介绍说,包拯,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以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他为官堂堂正正,大公无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不与人苟合,不伪颜色以悦人等等作风,都足以作为后世的典范。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谚语传布京师。
  在历史名人中,还有东汉的大鸿胪包咸,唐代的诗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代的理学家包恢,清代的书法家包世臣等。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