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104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177-178
摘要: 卫康叔之孙,以谥为姓也。康氏,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康叔,本名封,周武王的同母幼弟。武王得天下后,他被封于康地而名康叔。武王死,成王嗣位,因年幼而由周公旦辅政。此时,殷纣王的后裔为夺回自己的江山,乘机反叛,而被周公讨平。康叔管理得法,使殷民心悦诚服,这样,康叔被成王举为司寇,于是,权位远在其他诸侯之上。几次迁都,致使康姓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之南。源于北方的康氏,于唐初渡江南迁,首先定居于今江苏、’浙江一带。其中重要的还是康叔和西域康居国两支。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康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5位。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康姓源于谥号。
  卫康叔之孙,以谥为姓也。(见《元和姓纂》)康氏,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康氏的始祖,起于康叔。康叔,本名封,周武王的同母幼弟。
  武王得天下后,他被封于康地而名康叔。
  武王死,成王嗣位,因年幼而由周公旦辅政。此时,殷纣王的后裔为夺回自己的江山,乘机反叛,而被周公讨平。于是,周公就将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的地区,封给了康叔,国号卫。康叔管理得法,使殷民心悦诚服,这样,康叔被成王举为司寇,于是,权位远在其他诸侯之上。
  不久康叔被改封于燕国,最初都于朝歌(在今河南淇县东北)。“卫康叔之孙,以谥为姓也。”指的就是此事。康氏后裔,就是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卫文公时,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卫成公时,渡过黄河,迁徙至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几次迁都,致使康姓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之南。唐代初年,继续迁移,徙居江南。
  源于北方的康氏,于唐初渡江南迁,首先定居于今江苏、’浙江一带。宋时,遂又迁居福建。康氏入台,当属唐宋之后的事了。
  康氏姓源,除了康叔这一支——即姬姓的汉族后裔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支——即汉代的西域康居国。
  《梁书•康绚传》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由于大汉声威远播,西域康居国为表达对汉室的臣服之心,遣其王子来朝。王子落脚河西待诏,从此定居此处。当时的河酉,大体指今黄河以西的陕西、甘肃一带。由于康居国王子之后长居河西,这里也就成了康氏的一个重要发源地。《隋书》说:“突厥亦有康姓。”《宋史》也说:“宋避匡氏改为康氏。”二书提到康氏的两个姓源,对前文的叙述又是很好的补充。
  这样,康氏姓源在历史上就有大小四支,即周武王之少弟康叔之后,臣服于汉朝的西域康居国,突厥中改姓的康氏和宋时由他姓改姓的康氏。其中重要的还是康叔和西域康居国两支。
  康氏名人,三国时有高僧康僧会,康居人,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到建业,孙权为之建塔,因始有佛寺,故号建初寺。他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宋时康再遇、康堡裔、康延泽等都是征战的英雄。近代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气公元1898年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维新,受到慈禧太后镇压,逃亡国外。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康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5位。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