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8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48-150
摘要: 唐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历代史书多有涉及。从这些古籍的介绍可知,唐姓,是一古老姓氏。他们的始祖,是大约四千三百多年以前首开帝位“禅让”之风而被古今共钦的圣君——唐尧。这位圣君新居的唐地,就是现在河北的唐县。当然,后世唐姓人的最早发源地,应该也在这里。原来的帝尧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由侯变成了伯。所以,山西翼城与天下的唐姓,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史载,周成王灭唐而将其地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后代也有“以国为氏”而姓了唐的。唐叔虞的儿子樊父徙居晋水旁,改称为晋。大约东汉时期,同其他姓氏一样,唐姓也有了被外族冒用的记录。唐姓人口数量在百家大姓中占第26位。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唐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历代史书多有涉及。《通志》云:“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氏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地叔虞,号曰唐叔,乃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周之季世,又封刘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传》曰: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故子孙为唐氏,此晋之唐也。"《元和姓纂》载:“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又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子孙以国为姓。”《姓源》和《姓氏考略》,也都记载有唐姓是“唐尧之后”。
  从这些古籍的介绍可知,唐姓,是一古老姓氏。他们的始祖,是大约四千三百多年以前首开帝位“禅让”之风而被古今共钦的圣君——唐尧。
  这位圣君新居的唐地,就是现在河北的唐县。当然,后世唐姓人的最早发源地,应该也在这里。
  帝尧以唐为国号,那么,他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唐为姓的呢?根据有关学者的考证,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经过殷商一代,到了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其弟唐叔虞。原来的帝尧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由侯变成了伯。从此开始,帝尧的后代便依习惯,开始了以唐为姓。不过,被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当时的位置并不是帝尧原来所居的河北唐县,而在今山西翼城的南部,这个地方,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与天下的唐姓,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另外的一支唐氏,又是如何问世的呢?史载,周成王灭唐而将其地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后代也有“以国为氏”而姓了唐的。唐叔虞的儿子樊父徙居晋水旁,改称为晋。如今山西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掌握之中。也就是说,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有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
  这样说来,天下的唐姓,应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一支是周文王的姬姓。
  大约东汉时期,同其他姓氏一样,唐姓也有了被外族冒用的记录。譬如,《后汉书•南蛮传》云,白狼王有唐姓;《三国志•郭淮传》亦称陇西羌有唐姓。
  从以上所记可以知道,此后的唐姓是由三个系统组成的,一是源自帝尧,二是出自唐叔虞,三是添加了南蛮羌等少数民族的血统。
  唐姓的出现,不管是出自帝尧的一支,还是源自唐叔虞的一支,都是在西周初期。从周代开始,唐姓的杰出人物不绝于史。如战国时的魏有一位官拜大夫的唐雎,曾在90岁高龄时西说强秦,终于使秦不敢加兵于魏。
  汉及三国时期,有为汉武帝说服夜郎国来归的中郎将唐蒙;以仁政治理汉夷杂处的布山而名声大噪,死后当地老百姓为之立祠祭祀的唐颂;幼时听人读书即能记诵,后来累官至司空的学者唐珍等等。
  到了唐代,唐姓人物表现十分出色。最早,有辅佐唐太宗定天下,图形凌烟阁的名臣唐俭,其后,则出了两位先后大破吐蕃的名将唐休璟和唐俭。
  在宋代,东安的唐家出过一位孝子唐杰。据传,唐杰两岁时,就懂得孝顺继祖母。继祖母双目失明后,他就以舌舐之,慢慢地使继祖母的眼睛重见光明。
  明时,有一位声名响亮的唐姓人士,这就是曾经泛海大破倭寇,军功彪炳非凡的名臣唐顺之。还有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既是文学家,又是画家。唐英,则为中外闻名的“唐窑”的督造人。他于乾隆年间在江西景德镇建造官窑,烧制的硃矿龙、百子图、八骏马等,瓷质精而釉色美,以工细著称,故能誉中外。而唐景崧、唐才常等,都是受人敬仰的唐氏人物。
  唐姓人口数量在百家大姓中占第26位。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