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62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范姓得姓甚早,是当代第61大姓,历史上本是唐尧、刘累的后代,在周代以前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活动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尧的这支后世子孙,在舜、夏、商诸代,称唐杜氏。杜伯之子隰叔逃至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范氏名人中,还有一位特别值得介绍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时贫困力学,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历任开封、饶州知府,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经略陕西,号令严明,战功彪炳,使扰边的夏族、羌族望风而走。因此羌人称他“龙图老子”,夏人称他“小范老子”,并以“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作为鉴戒。其子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都相继为官,传至其孙,范氏荣耀仍一直不减。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范姓得姓甚早,是当代第61大姓,历史上本是唐尧、刘累的后代,在周代以前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活动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
  《元和姓纂》介绍说:“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范氏,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伊祁姓。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衰奔晋,为范氏。”从上述的记载可以看出,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在舜、夏、商诸代,称唐杜氏。
  入周后,改封于杜。不久,被周宣王所灭。杜伯之子隰叔逃至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传至曾孙士会的时候,士会被拔擢为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从此之后,士会的子孙便按照“以邑为氏"的习惯,皆以范氏为姓,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如果要说范氏的开基始祖的话,晋国的士会当是无疑的,其发源地为晋,即现在的山西。山西的范氏,以高平为盛。晋时的高平,即现在山西省高平。高平,地处今山西南部,南临河南,西近陕西长安。在世世代代的繁衍之中,范氏南迁中原,乃至江南,都是很自然的事了。
  范氏的知名人物,可说是不绝于史。如士会的后人范武子、范文子、范宣子、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大臣,军中之佐,他们几乎成了左右晋国政治的一个世家巨族。
  春秋战国时的范蠡、范雎,秦时的范增,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范蠡,字少伯,楚国宛(河南南阳)人。据传,勾践复国之后,把范蠡高封为上将军,可是他却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并且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同患难,却难同安乐,所以毅然辞去高官厚禄,乘舟泛海以行,而且从此未返回越国。据说范蠡改名换姓游历齐、陶等地后,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结果成了巨富。他的一生,真的可以说是“居官则至卿相,居家则至千金” 了。范雎,战国时魏人。他游说秦昭王,主张远交近攻,歼灭敌国力量,为秦奠鄛定霸业之基,20年后,终使嬴政吞并六国而统一天下。范增,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年高70方为项羽谋士,被其尊奉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他忿而离去,项羽在垓下一战大败,而自刎于乌江。
  东汉时的范丹、范式、范滂,东晋时的范宁,南北朝时的史学家即《后汉书》作者范晔、无神论者《神灭论》的作者范缜,南宋诗人范成大,清时围棋国手范西屏,都使范姓一再地显现光辉。
  范氏名人中,还有一位特别值得介绍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时贫困力学,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历任开封、饶州知府,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经略陕西,号令严明,战功彪炳,使扰边的夏族、羌族望风而走。因此羌人称他“龙图老子”,夏人称他“小范老子”,并以“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作为鉴戒。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被世人奉为圭臬。其子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都相继为官,传至其孙,范氏荣耀仍一直不减。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一生勤学不辍,曾说:“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而已,一生用之不尽也。"当代,有史学家范文澜、新闻学家范长江、实业家范旭东等人。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