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31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韩姓是当代中国的第25大姓。唐代的杜牧写过一篇《阿房宫赋》,文章形容这座宫殿的富丽堂皇时,有一段“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的描述。春秋战国时代韩国的富盛,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的韩氏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春秋时代,“封于韩原,因以为氏”;一是少数民族改姓为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的韩氏姓源。目前的韩姓中国人,除极少数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外,绝大部分均属姬姓的黄帝后裔。韩与赵、魏二氏同被称为战国的七雄之一。此外,还有酉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西汉的材官将军韩安国,唐代的太子少师韩休、诗人韩翃和韩偃、画家韩斡,宋代大臣韩琦、名将韩世忠等,都是韩氏族谱中光耀门楣的人物。
关键词: 《百家姓》 姓氏源流

内容

韩姓是当代中国的第25大姓。
  唐代的杜牧写过一篇《阿房宫赋》,文章形容这座宫殿的富丽堂皇时,有一段“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的描述。春秋战国时代韩国的富盛,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的韩氏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春秋时代,“封于韩原,因以为氏”;一是少数民族改姓为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的韩氏姓源。目前的韩姓中国人,除极少数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外,绝大部分均属姬姓的黄帝后裔。
  对此,史书上这样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武子事晋献公,封于韩原,因以为氏。”(见《风俗通》)“韩氏,姬姓之别族,出晋穆侯之少子曲沃成师,是为桓叔,生万,是为武子,食采韩原。一云成王封叔虞于唐,赐毕万韩原之地,其地今同州韩城县南十八里故城是。武子生厥,是为献子。
  晋景公之时,晋作六卿,献子在一卿之位,其从始封,遂为韩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见《魏书•官氏志》)从以上可以看出,韩氏虽有两个姓源,但韩姓的最早始祖却只有一个,这就是三千多年前周王朝诸侯国之------ 韩国。韩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属地在今山西河津东北。
  韩姓,“与周同姓”,也为姬姓。春秋时,周文王有一位后裔叫武子,住在晋国,因事奉晋献公有功,而被封于韩原。韩原的子孙后代,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地为氏,姓了韩,在中华大地最先开始了韩姓。当时的封地韩原,就是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以南地区。
  韩武子及其子孙后代,几乎全是晋国的大夫。职位之高,权势之大,前所未有。到了周烈王的时候,终于发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事。韩与赵、魏二氏同被称为战国的七雄之一。这时的韩,作为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韩景侯,当然也是韩武子的后代,于公元前403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可见,韩地已有很大扩展。后来,国都从平阳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县)。到韩哀侯时,又迁都新郑(今属河南),疆域有今山西东南和河南中部,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
  从这里也可看出,韩姓最早源地是今山西,然后,由山西繁衍到今陕西、河南,最后播迁到全国。
  韩国为秦始皇灭亡之后,韩之王族后代仍然以韩为姓。这时,韩氏大多聚居在今河南的颍川。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时,韩骞举族移居南阳,逐渐发展成当地的望族。从此之后,中国的韩姓,一直以河南颍川和南阳两地为最多。颍川和南阳也就成了中国韩姓的两个繁衍中心。可以说,后来各地的韩氏,大多来自这两个地区。
  韩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大姓,他的子孙后代,以其不凡的业绩,为韩氏赢得了荣誉。
  韩姓中的杰出人物,首推法家的创始人韩非。韩非,战国末期的哲学家,与李斯同师荀卿。他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尤其是有选择地接受了前期法家的思想,从而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所著《韩非子》五十余篇,受到历代法治者的重视。
  次是韩信,汉初的诸侯王。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是辅助刘邦得天下的兴汉三杰之一,立有赫赫战功。他善于将兵,自称“多多益善二到了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学家韩愈,在文学上独有创见。他力反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官至监察御史,后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其间,他做了不少好事,死后当地百姓曾建庙祭祀。以后,广东部分民众入居台湾,又于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在台湾屏东县内埔乡建造昌黎祠,专为祭祀,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八和十一月二十日,定为韩愈的祭典日(这两日是昌黎祠动工兴建和竣工之日)。
  此外,还有酉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西汉的材官将军韩安国,唐代的太子少师韩休、诗人韩翃和韩偃、画家韩斡,宋代大臣韩琦、名将韩世忠等,都是韩氏族谱中光耀门楣的人物。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