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与宗法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14
颗粒名称: 《百家姓》与宗法制度
分类号: H194.1
页数: 7
页码: 30-36
摘要: 我国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郸,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邴,齐大夫蜀贝食邑,在今山东省费县境内;晋大夫豫食邑,在今河南省成武县东。邽,春秋时秦邑,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郤,晋大夫叔虎食邑,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谥法,是授予谥号的标准。还有以祖父的“名”为氏的。
关键词: 《百家姓》 宗法制度 宗族关系

内容

我国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相对于诸侯国君而言又称小宗)。
  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邑主尊奉国君为“宗子如:齐国丁公封其嫡子食采于崔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崔氏城),晋国穆侯封其少子成师于曲邑(在今山西省曲沃县)。这些采邑(采地)的地名,往往带有“邑”旁(右䧛),就是历史的痕迹。如:邵,周召公食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
  郸,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由邵邑改名)。
  邴,(1)齐大夫蜀贝食邑,在今山东省费县境内(古代又名枋);(2)晋大夫豫食邑,在今河南省成武县东。
  郎,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
  邽,春秋时秦邑,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
  郤,晋大夫叔虎食邑,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
  郈,鲁大夫叔孙食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
  郠,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郏,春秋时郑邑,在今河南省翔县境。
  郏,春秋时郑邑,在今河南省郑州西北。鄂,(1)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省乡宁县南。(2)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北省鄂城县。
  部,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
  邬,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省介休县。
  鄢,春秋时郑邑,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
  郎,战国时楚邑,在今湖北省宣城县北。
  邾,(1)春秋时曹姓食邑,在今山东省阜东南;(2)战国时楚邑,在湖北省黄冈县。
  邹,战国时鲁邑,在今山东省邹县。
  鄚,战国时燕邑,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境。
  䣛,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省邹县境。
  都,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郦,春秋时楚邑,在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北。
  鄩,春秋时周邑,在今河南省巩县。
  采邑的地名也许不带“邑”旁的,例如:华,春秋时宋戴公子考父食邑,在今陕西华阳县。
  浦,(1)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省吕梁县;(2)春秋时卫邑, 在今河南省长恒县。
  盖,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阳,春秋时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境内。
  防,(1)春秋时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2)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3)春秋时宋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在采邑里,邑主又把一些小块土地分给士、庶民耕种,这些士、庶民又尊奉邑主为“宗子”。
  随着一层一层地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愈来愈多,愈来愈细。于是, “胙土命氏”逐渐普及于天下。周代,鲁、卫、晋、燕、齐、宋、 陈、焦等大大小小诸侯国的国名,有许多就成为这些国君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国为氏”者共233个。而且, 崔、曲、丙(邴)、邵、郎、郤、后(后8)、高(部)、莫衡)、费 (鄪)、郦、邬、鄂、华、盖、阳、浦、防、苏……的邑名,也就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除了世代相继的国号、邑名之外,王公伯侯等高级贵族个人还有“谥号”。谥,音shi,它的本义是“行之迹也”(段玉裁语)。 谥号初见于殷商甲骨文及商周青铜器铭文,当时有生谥(活着时候的称号)、有死谥(死后经过一定的程序追加的称号)。据王国维和郭沫若的考证,搞清了 2000年来关于谥号的许多误解(参看郭沫若《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或《沫若文集》17卷第355 页)。西周列王,如文、武、成、康、昭、穆、恭、懿等等都是生号,而非死谥。就连《孟子》书里面的“梁惠王”、“齐宣王”、 “滕文公”等,梁、襄、宣、文……都是生时的谥号,而非死后追加的“死谥”。
  在殷商甲骨文及青铜器铭文中,“上甲、匚乙、匚丙、匚丁、 大乙、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大庚、小甲、大戊、中丁、外壬、且乙,且幸、且丁……"这些甲、乙、丙、丁的天干号码,才真正是死后的“庙号”,但它们不同于后世代的“谥号二一般传说周公制定了 “谥法”;但是实际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了死后追赠“谥号”的规定。只有秦朝废除了谥法,但为时不长。汉朝以后直到清朝,帝王将相卿士大夫死后追赠“谥号”的做法,又沿用了两千多年,也就是说,从春秋战国之交开始,及汉代以后的封建社会,才通行“死谥”。
  谥法,是授予谥号的标准。谥号为专门的一些字眼,这些字眼被赋予特定的涵义,要能概括某种品德或事迹。春秋战国以前, 生者可以有谥号,到了战国以后,谥号才只限于死者。谥号可分三种:第一种是颂扬的褒义字,如文、武、成、景、宣、惠、康、昭、穆、孝、贞等等;这些字眼,有许多是源于西周至春秋的“生谥”,至春秋以后才仅用于“死谥”。
  第二种是批评的贬义字,如厉、灵、炀等。
  第三种是同情而悲悼的字,如哀、怀、悼、愍等。这后两种谥号,绝大多数是春秋战国以后新起的“死谥”,如楚怀王、韩哀侯、秦灵公、赵悼襄王等等。
  以谥为氏,少部分出于西周,如文氏为周文王之后,宣氏为周宣王之后;大部分出于春秋战国时期,如桓氏为齐桓公之后,缪氏为秦缪公之后,敬氏为陈后公之子敬仲的后裔,简氏为晋国大夫续简伯的后裔。
  谥号也有两个字的,如:魏安釐王、赵孝成王、楚顷襄王。一般只取谥号的一个字作为“氏”。战国以前,谥号多用一个字;汉朝以后,谥号多用两个字,如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诸葛亮)、 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这些都是“死谥”,而皇帝死后的谥号更是愈来愈长,有的多达十几个字,所以汉代以后就不便“以谥为氏” 了。
  周代除了名分地位的封爵和谥号以外,还有一种地区实际统治权的分配,叫做“五等之封",有国侯、邑侯、关内侯、乡侯、 亭侯。由此又派生出一些新的氏。周制规定:1 250家为一乡;亭的辖区为十里;大体上十亭相当于一乡。有些乡侯的后代“以乡得氏",如裴、陆、庞、阎等等;有些亭侯的后代“以亭得氏”,如采、麋、欧阳等;有些关内侯、邑侯的后代以邑名得氏,如苏、毛、 甘、温、原等等。
  周代贵族男子的全称,除有一个稳定的“姓”(如姬姓、姜姓、 妫姓、姒姓、嬴姓等等)之外,主要有“氏”、“字”、“名”三部分。婴儿出生3个月(或百日)时,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结发加冠表示成人)时取“字”;又按照封地、爵位或其他方式获“氏,在历史文献中提到的周代男子,一般不称 “姓”,而称“氏、字、名”,如:管(氏)仲(字)夷吾(名);孔(氏)仲尼(字)丘(名);百里(氏)孟明(字)视(名);公孙 (氏)孔父(字)嘉(名);等等。
  又按周代宗法制的规定,凡诸侯之子除太子外皆称“公子”, 公子之子可称“公孙”,公孙之子就不可再称“公孙”,而是以祖父(王父)的名或字为氏了。例如,郑穆公之子称为公子(氏)騑 (名),字子驷;公子之子称为公孙(氏)夏(名);到了公孙夏的两个儿子就以祖父的字“驷”为氏,叫做驷(氏)带(名)、驷 (氏)乞(名);于是其后人也就跟着以“驷”为氏了。又如,宋恒公之子为公子(氏)目夷(名),字子鱼;公子目夷之子为公孙 (氏)友(名),到了公孙友的两个儿子就以祖父的字“鱼”为氏, 叫做鱼(氏)莒(名)、鱼(氏)石(名);其后人也就跟着以 “鱼"为氏了。
  还有以祖父的“名”为氏的。如鲁孝公之子称为公子(氏)展 (名),其子称为公孙(氏)夷伯(名),公孙夷伯之子则称为展 (氏)无骇(名)、展(氏)禽(名),其后人遂以王父之名“展” 为氏;郑穆公之子称为公子(氏)豐(名),其子称为公孙(氏) 段(名),公孙段之子则称为豐(氏)卷(名)、(氏)施 (名)。诸侯之子的名字成为其孙之后的“氏”,天子之子亦是如此。 如周王子孤(名)之孙辈为孤氏,周王子朝(名)之孙辈为朝氏。 其他一些贵族,如樊(氏)仲文(字)皮(名),则有孙辈以 “皮"为氏;伍(氏)子胥(字)员(名),则有孙辈以“员”为氏。
  也有不以王父(祖父)的字为氏,而以父字为氏的。如公子遂之子,曰公孙(氏)子家(字)归父(名),其后有子家氏;公孙(氏)子桑(字)枝(名),其后有子桑氏。
  也有不以王父(祖父)之名为氏,而以父名为氏的,如:公子牙之子,曰公孙(氏)戴伯(字)兹(名),其后有兹氏;又如: 季公(氏)子弥(字)鉏(名),其后有公祖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父字或王父字为氏的,有157个;以父名或王父名为氏的,有304个。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 “以国为氏"或“以邑为氏周代,特别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命''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以官为氏”、"以技为氏”、“以事为氏”、“以爵为氏”及“以住地为氏”等等。而贵族的“氏”还不能稳定下来。 如上所述,父子之间往往同姓不同氏,即使同一个人也往往获得好几个不同的氏。例如:鲁国人鲁班,又叫公输班,“鲁”与“公输”都是他的氏;推行秦国变法的商鞅,又叫卫鞅、公孙鞅,他有三个氏:“商"以封邑为氏,“卫"以国名为氏,“公孙"以族系为氏。
  又,各国都有许许多多的“公子”氏、“公孙”氏,他们之间虽为同氏而家系往往不同。例如,郑国有公子宋,为宗室;鲁国亦有公子宋,即鲁定公。楚国有公子冯,为宗室;宋国亦有公子冯,即宋庄公。卫国有公孙丁,为宗室;宋国亦有公孙丁。郑国有公孙夏,为臣;齐国亦有公孙夏。这些“公子”、“公孙”虽然氏名相同,但是世系各异。因此可以说,“公子"、“公孙”乃是一种宗法制度下的称号,而不同于其他的“氏”——《左传》载有公子139人,公孙70人。
  周代由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推行,相应地形成了系统的姓氏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姓氏制度也随之变化。
  首先,从战国到秦汉之交,越来越多的人(无论贵族或平民)逐步获得了 “氏”。“氏"不再限于少数贵族男子专有,而逐渐普及到社会上所有的自由民。解放了的奴隶和贱民,在获得平民权利的同时也获得了姓氏。
  其次,源于父系的“氏”与源于母系的“姓”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逐渐合二为一。这在司马迁(生于约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的《史记》之中得到了体现。司马迁记叙:秦始皇“姓赵氏”,孔丘“字仲尼,姓孔氏”。把“姓”作为动词使用,“氏"作为名词使用。在实际上,孔丘应为“子姓,孔氏”;秦始皇应为“嬴姓,赵氏”。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甚至写道:“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实际上应该说:夏禹为姒姓,商契为子姓,周弃为姬姓。
  由此可见,到了汉代,学者们对于历史上(夏商周三代)的 “姓”与“氏”的区别已经很模糊,甚至混为一谈了。因此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杂论•氏族》中指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已经发生变化,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建立在地域行政划分之上的“郡县制”,代替了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之上的分封制,旧的姓氏制度也必然受到重大冲击。唐朝高士廉、 韦挺、岑文本、令孤德芬等大臣编撰《氏族志》,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士族家谱,依据史书及文献记载,鉴别世系,刊正姓氏。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书成,颁布天下。这就是著名的《大唐氏族志》,但后来散佚失传了。从历史记载知道,《大唐氏族志》共 100卷,收录293姓,1 651家,定为“上上”至“下下”共9等。 唐初开国功臣很多不是士族出身,《氏族志》规定了他们的等级, 使之取得了士族的地位;关中士族一向比不上山东氏族,《氏族志》承认了他们的门第,使之与山东氏族并列。又,南朝灭亡后, 南方士族曾受北方士族的歧视,《氏族志》恢复了他们的旧有声望, 使之正式列为士族。当时奉命修《大唐氏族志》的4个人中,高士廉出自山东士族(渤海高氏),韦挺出自关中士族(京兆韦氏), 岑文本出自南方士族(杭州盐官郡岑氏),令孤德芬出自河西士族 (并州太原郡令孤氏),4人熟悉各地氏族的门第,按照唐朝的新情况,重新排列,造成一个以宗室为首、功臣(包括外戚)和关中士族为重要辅佐、山东和南方士族为次等辅佐的新的统治集团,这是符合唐朝以关中为根本统一全国的政治需要的。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