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揭开姓氏之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0005
颗粒名称: 第一部分揭开姓氏之谜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9
页码: 1-19
摘要: 揭开姓氏之谜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姓 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北宋 《百家姓》为依据,深入探讨了华夏的姓氏源流。根据以上说法,我们可知,姓产生于氏之前。那时姓氏是以母系 为中心,其子女只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不知谁是自己的父亲。故远古的 姓也多以“女”为偏旁。姓氏的统一在当时还有重要意义。譬如,今天我们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 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王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 国家而以国名作姓。以从事的职业为姓。以祖先的称号为姓。以帝王的赐姓为姓。有以日、月、星、辰为姓。
关键词: 姓氏 研究 中国

内容

第一部分揭开姓氏之谜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姓 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北宋 《百家姓》为依据,深入探讨了华夏的姓氏源流。
  寻觅姓氏的起源之根,当数明代大学者顾炎武,他在《日知 录》上明确指出,古代中国人的“姓"与“氏"是有分别的:“言 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自战国以下 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由此可知,中国人是先 有姓,而后有氏的。传说汉族的共同祖先黄帝轩辕氏有25个儿子, 有功德者14人,这14人被黄帝“胙之土而命之氏”,为12姓:姬、 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他们的后 裔就世代以氏为姓。
  根据以上说法,我们可知,姓产生于氏之前。五帝时代的中 华民族不讲人伦关系,据史料记载,远古的华夏民族在母系社会 时,“但知有母,不知其父”(《白虎通义》)。那时姓氏是以母系 为中心,其子女只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不知谁是自己的父亲。即 使是三皇五帝,古文献也只述其母,而无父亲的记载。故远古的 姓也多以“女”为偏旁。如“姚"、"姬"、"姒"、“姜”、“妫”、 “嬉”等即是。《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为:“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直到今天, “姓”字依然由"女"、"生”二字组合,保留着母系制的遗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父系制逐渐取代了母系制,人们对 直接亲系的无限制的乱交产生了新的认识,发现同一血统的交合不利于后代的繁衍,提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恶 不殖也”的进化原理,于是不同血统的各个氏族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家庭体系,一个姓也随之分成若干分支氏。
  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有别,机能各不相同:“姓”是 统系百世,以别婚姻;“氏"则是别子孙以由自,以贵功德。因此, 男称氏,女称姓,贵有氏,贱者众民无氏。至于把姓与氏混为一 谈,是从太史公司马迁开始的。《史记》中,太史公提到齐国姓姜, 秦国姓嬴,周文王姓姬等,而不再严格区分姓与氏。所以历史发 展到今天,“姓”与“氏”完全融合为一体了。
  姓氏的统一在当时还有重要意义。每个宗族有了固定的姓氏, 子子孙孙永久使用,就形成了许多一脉相传的家庭,血统源流的 线索也开始清晰。直至以后,人们想要探讨自己的姓氏历史,就 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血缘所出。我国最早的姓氏缘于何时?这一问题很难回答。生活在远古 时代的原始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部落;各 个部落为加以区别,也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 雏形。但那时还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流传下来。 经历了无数世代之后,开始有了文字,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 氏(部落名称)记录下来。
  我国在夏代以前,曾有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活动在广袤的国 土之上。这些部落各有不同的始祖,他们是各部落的开创者,被 后人奉为神圣,当作半人半神的英雄。如我国传说时期的黄帝、炎 帝、虞舜等人,曾为创建各自的部落作出过突出贡献,不仅他们 在生前死后被本部落的人当作神明看待,而且名字也被用来当作 各部落的代称,这些代称无疑都是最原始的“姓”。后来各个部落 又进一步分衍为许多支族,这些支族同样以与本支族有关的人或 物命名,这些名称显然也就是最早的“氏”。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来自商代的甲骨文 中。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 “帚周”、“帚庞”等字,其中“帚”即后来的“妇”字,“帚秦”即 “妇秦”,指来自“秦”部族的妇人。上述“秦”、“楚”、“杞”、 ,,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 多了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 展、演变,就成为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姓氏。如果对这些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发展的历史,不 同的姓氏有不同的源流。不过,若把这些姓氏放在一起研究,也 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是由国名演变而来的,有些是从官名、地名 等发展而来的,有些则是历史上某些少数民族的称号或者改姓 ……原因较多,情况不一。
  譬如,今天我们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 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王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 国家而以国名作姓。其中齐姓人源于两周时期的齐国,原本姜姓 吕尚的后代,春秋战国时因齐国发生内乱,姜姓政权被田姓政权 取代,于是,这些亡国后的姜姓人便纷纷以国名为姓氏,从此改 姓齐。至于鲁、秦、吴等姓,情况也大致如此。
  在我国姓氏的来源中,有些姓氏是由祖先的官爵谥号而来。如 周代人做管理粮仓的官,当时把露天的粮仓称为“庚”,有房顶的 粮仓称为“禀”,此后,粮官的后裔便以庚、禀为姓;西周春秋时 期,诸候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此后便有人以公子、公 孙为姓;春秋时,宋国有位国君名子和,去世后被谥为“穆”,他 的后人除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之外,其余便都以穆为姓。又如周 文王的后代姓文,卫康叔的后代姓康,宋武公的后代姓武,等等, 不再赘述。
  从历代姓氏的演变情况以及史籍所述,大约有如下几种得姓 方法:以水为姓。如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出天水,本自黄帝, 居于姜水,因为氏”(见《广韵》)。又如涂,“洪州人,以水为 姓”,古之涂水即今滁河,长江下游的支流,在今安徽省南部。唐 时改“涂”为“滁涂氏家族的祖先,世居在涂水之旁,故以水 为姓(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以国为姓。如江,“系出嬴姓,伯益之后,封江陵,子孙以国 为氏”(见《姓谱》)。
  以官为姓。如李,“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即后来的李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又如司马、司空、司 徒、帅、尉等,皆是以官职为姓的。
  以字为姓。如方,“周大夫方叔之后",以字为氏(见,《元和 姓纂》)。又如童,“颛顼生老童,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元和 姓纂》)。
  以从事的职业为姓。如巫,上古有神医巫彭,殷有巫咸。《归 藏》:“昔黄帝将战,筮于巫咸。”《列子·黄帝》:巫“知人生死存 亡,期以岁月,句句如神”,以其从事的职业而承袭了巫姓。以业 为姓的,还有陶、卜、商、乐、屠等姓。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把祖先崇拜的生物和自然现象作为姓氏 的,有云、龙、牛、马、羊、熊、鹿、骆、鱼、鲍等。再如某氏 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后便姓青牛氏、白象氏。将崇拜的植物作 为图腾,这就是杨、柳、松、梅、林等。
  以祖先的称号为姓。如轩辕、高阳等。
  以祖先的谥号为姓。如周朝的文王、武王,其后代分别姓文、 姓武。
  以爵位为姓。如王、公、侯等。
  以地为姓。如齐、楚、赵、魏、鲁、晋等。
  以居地为姓。如东门、南宫、西郭、江、海、池、桥、井等。
  以帝王的赐姓为姓。如唐沙陀族的朱邪赤心赐姓为李。明末 清初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也曾被赐姓朱,百姓就称其为“国姓 爷”,这都是十分显著的例子。
  以五行为姓。如金、木、水、火、土。
  以天干为姓。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以地支为姓。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姓。
  有以日、月、星、辰为姓。
  有以矿物为姓。如金、银、锡等。有以颜色为姓。如白、黄等。
  因避讳而改姓。如丘,因避讳孔子之名丘,而将丘改为“邱”的。 明代朱元璋的后代,在清时为免遭杀身之祸,而改姓为李。
  以少数民族的姓氏译音为姓。如呼延、宇文等。
  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还有以郡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族为氏 的。得姓方法的多样化,是造成数千年来中国姓氏源头极其众多 而复杂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的姓氏来源不一,对姓氏的研究也就成了专门的学 问。早在宋时,著名学者郑樵撰《通志•氏族略》,就根据姓氏的 渊源,将其分成32类,如“以国为氏”、“以郡为氏”等等,其实 细分起来,姓氏的源头远不止这32类。此一事实告诉我们,我国 姓氏文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当然,我国的姓氏在先秦出现以后,还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 程。在此漫长过程中,许多古老的姓氏或被废止、或绝灭,同时 又有许多新姓氏诞生。在这些新姓氏中,有些属于为避开某位皇 帝的名讳而改(如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 姓席;唐末王审知称闽王,当地沈姓改为尤);有些是因读音相近 而变为别的姓氏(如江淮地区“韩”、“何”不分,北京一带 “耿”、“简”相近,福建沿海“王”、“黄”不分,历史上都有互改 的现象);有些是因避乱避祸等自行改姓(如南北朝时,南朝人刘 凝之避乱入北朝,改姓员氏;王审知闽国灭亡之后,子孙为逃避 仇人追杀,分别改姓游、沈、叶等;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因武 帝恩准乘车上殿,家族以此为荣,于是改姓车氏);有些是因政治 原因而改姓(如南朝齐巴东王萧子响起兵作乱,兵败被杀,家族 除籍,改姓峭氏;隋朝贵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也被改姓凫氏); 有些是从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中改姓而来(如隋末王世充本西域胡 人,后改姓王氏;明朝时菲律宾某国王入朝中国,病死途中,子孙 留下为之守丧,遂改姓安、温等)。但影响最大且使姓氏变化最多的一次事件,是发生在公元496年由北魏皇帝主持的把鲜卑姓改为 汉姓的运动。
  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族。在改用汉姓以前,鲜卑人使用的是三 字或四字姓,又复杂且难记。至北魏孝文帝时,随着鲜卑人汉化 程度的加深,原来的姓氏越来越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于是,孝 文帝下令把繁复的鲜卑姓改为汉姓。其中,皇姓拓跋氏被改为元 氏,其他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普六菇氏改为杨氏,步六孤氏改 为陆氏,等等。据《魏书•官氏志》和《通志•氏族略》记载,在 这次易姓运动中,总计有144个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是历史上 规模最大的一次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之举。这些被改姓的鲜卑人后 来都融入了汉族之中,他们的姓氏也成了汉族姓氏的一部分。到 宋代人编修《百家姓》时,由这次改姓而来的许多姓氏都被收录 了进去。仅仅从姓氏上看,我们已经难以识别它们的族属了。
  由于姓氏的源头繁多,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一直很重视族谱 的续写和修撰。"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 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在“家天下”思想统治下 的社会里,重视姓氏族谱是必然的。一方面,它是维系封建社会 生存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姓”为血缘的宗法制观 念的反映,是封建社会传宗接代、承续“香火”的需要。
  在今天,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以姓为血缘的宗法制 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愈来愈淡薄,姓氏已演变成一种发乎自 然的感情,成了个人所生家庭的符号而已。但任何一个姓氏,它 的起源、形成乃至分化、演变,都不是孤立的,总是和社会生活 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姓氏的复杂性,与历史学、地理 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也都有密切的联系。它还是研究人类 文化起源发展科学——人类学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我国姓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 程。要全部理清各种姓氏的发展和演变,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 说清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中国族姓观念深重,立家谱、族谱相当普遍,非常需要了解 本族、本姓的谱系,也需要了解其他族姓的谱系。所以,家谱与 姓氏,历来就是我国姓氏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向来重视对自 己过去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编撰有各种各样的一家之史、一地之 史和一国之史,其中的一家之史就是家谱。由于家谱是一家一姓 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无始无终的过程,是 “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修撰谱牒。在 家谱的修撰者看来,“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 秋不朽之言也”(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管摄天下人心,收 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谱"(《延陵吴氏谱 序》);“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丹徒 吴氏续修谱序》)。
  我国各家各姓向来重视对家谱的修撰。早在商代,人们就已 开始修撰谱牒,其中“兜”的家谱还保留到今天(见甲骨档案 “库” 1506)。西周至战国时,谱牒有了相当的发展,甚至朝廷也 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使其“定世系,辨昭穆”。两汉时,一些著 名的谱牒开始出现,其中如应劭的《上族篇》、颍川太守某的《聊 氏万姓谱》、以及扬雄的《家谱》等都享誉后世。魏晋南北朝更重 谱牒,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朝廷举人选官、社 会婚丧嫁娶,都要以谱牒为依据。隋唐之时,尽管社会对谱牒的 重视程度不及此前,但谱牒之学仍有一定的发展。当时编撰的 《衣冠谱》、《开元谱》、《永泰谱》等依然影响很大。到了五代宋元以后,朝廷不再设掌谱之官,私家修谱之风异军突起,到明清时 几乎发展到“家家有谱”的境地,谱牒之学又重新振兴。各家各 姓往往30年修谱一次,届时全族上下热闹繁忙,洋溢着一派庄严 喜悦之情,被认为是族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
  谱牒的作用是“明世次、别亲疏”,也被当作一家一姓纯正血 统的最可靠蓝本。在我国,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 习惯于拉名人作祖先,因此也就使血统本身的意义并非真的那么 确实可靠。如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君主都要伪造自己的世系, 把自己的家族与以前的帝王将相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时期曹魏的 开创者曹操本是由夏侯氏人继曹姓的,但仍自称其先出自黄帝,而 曹操之子曹植又说其先人姓姬,是周王室的后裔。后来,曹操之 孙魏明帝说曹氏是虞舜的后代,出自有虞氏。作为一国之君的曹 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说明他们自己已经不知道血统所出。又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后。他说,楚 杀白公胜,其子逃亡秦国,世代为将,如白乙丙即是其中的一个。 其裔孙白起为秦立过大功,受封为武安君,白氏从此大兴。其实, 白居易的这些自述也是无稽之谈。因为白乙丙生活的时代要早白 公胜一百多年,不可能是白公胜的后代。
  我国古代许多家庭强拉名人作祖先,其作法实际上是不科学 的。我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经过 离合演化,情况因此十分复杂。有许多姓氏同姓不同宗,尤其是 一些大姓,来源更为复杂。如王姓是当今第一大姓,其主要来源 今天可考者已多达数十种,其中有出自黄帝之后者,有王子比干 之后者,有虞舜之后者,有少数民族之后者;另有姬姓之王、子 姓之王、妫姓之王、虏姓之王等。今天的王姓人虽然同姓王,由 于来源的差异,当然不可能有相同的血统。再如山东曲阜的孔姓, 自孔子以来就有世代相连的世系,他们为孔子的后裔是勿庸置疑 之事,但如果认为天下孔姓都与孔子有关那就不符合事实了。从 各种记载上可以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孔父嘉的后代;当时卫国也有孔姓,源自姑姓;陈国有孔姓,源 于妫姓;郑国的孔姓,出自姬姓,这四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 世,由于四支中只有孔子一支地位最高,其他三支为了抬高自己, 而冒充孔子之后,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全国孔 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孔者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 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获得了正式的确 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血缘关系,哪些人与孔子没 有血缘关系,就更加困难了。
  同姓不一定同血统,不仅从历史上可以看出,而且还可以从 遗传学角度进行证明。我们假定一位姓王的男子与一位姓张的女 子结婚,生下孩子,那么在孩子身上,王姓血统只占1/2。这个孩 子长大了,再与姓李的女子结婚,生的孙子,王姓血统又递降到 1/4,孙子长大了再和姓刘的女子结婚,生下曾孙,王姓血统在他 身上只有1/8。如此子生孙,孙生子,代代递降,数千年来,所谓 的血统已经变成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真正的血统也不过是“有 其名而无其实” 了。因此,历来在我国流传甚广的“万代一系”、 “某姓血统”等观念,其实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因此,要在今天的中国土地上,找到一个自黄帝以来,一直 是100%纯正血统的姓氏,完全是不可能的。我国姓氏繁多,分布极广。但到底有多少姓?这是一个很难 回答的问题。因为从姓氏发展的本身看,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 过程,有些姓氏在发展中被摈弃不用,而有些人还在根据不同的 原因制造新的姓氏。这些被挨弃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新出现的 姓氏无疑都应包括在中国姓氏的总数之内。
  不过,若对我国历代姓氏数量作一个大致的估计还是不难的。 如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个姓875个氏,尽管其中 有些姓氏没有传续下来,而绝大部分却使用至今。又如汉代的字 书《急就篇》收姓130个,其中单姓127个,复姓3个。由于这 本书是按韵律编定的儿童识字课本,不可否认作者在编写的过程 中曾避弃过一些难写难读而无法入韵的姓氏。因此,这130个姓 并非是汉代人所使用姓氏的全部。
  两汉以后,我国使用的姓氏在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姓氏和由 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 量。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个姓,唐代中叶林 宝编《元和姓纂》,姓氏数量跃至1 233个;宋朝人撰《通志•氏族 略》和《姓解》,分别收录的姓氏高达2 255个和2 568个。此外,明 朝人陈士元所著《姓角嶲》一书,收录姓氏3 625个;王圻撰《续 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 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 录姓氏5 600多个,《地方志编纂手册》载姓5 662个,其中单姓3 484 个,复姓2 032个,三字姓146个,还不包括少数民族的姓。《中国 姓氏汇编》收录5 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 363个,《姓氏辞典》则达8000多个。上述这些专门研究姓氏的书籍都有一定的影响 力,从所收姓氏数量不断增加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我国的姓氏是 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 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我国所有的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 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2 000个。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近万个姓氏,其中的3 000多个一直使用 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7大城市的姓 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 225个,上海市 有1 640个,沈阳市有1 270个,武汉市有1 574个,重庆市有1 245 个,成都市有1 631个。7大城市的姓氏共有2 694个。由于我国人 口众多,进行全面的人口姓氏统计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因此 一时还不可能完全做到。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 姓氏都在1 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数量 却是十分悬殊的。以中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 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0. 6%,李、张 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 总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市郊县625万人 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 46%、6. 4% 和5.83%。除这三大姓外,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 刘、沈,7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 43%不等。此外,人 口数量占总人口 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以外,另 有杨、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 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台湾地区,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 的居民1 700万,使用姓氏1 694个,其中位居前10名的依次是陈、 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 查统计,其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另外,从全国来看,据某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 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 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 7.1%。此外,还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 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 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 口总数的55. 6%。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 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所作的统计中是天下第一大姓,但到1987年统计则退居第二 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此外如张姓,在 近年所作的各种统计时均居第三的位置,由于其在现代人口增长 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 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大小姓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这一悬殊有逐步增大的趋 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人口越来越少 甚至被淘汰。据近年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使用着3000多个 姓氏,经常使用的有5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 用100个姓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国姓氏的分布,由于各姓氏的起源、发展、迁徙原因的不 同,其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李、王、张是北方大姓,陈、林、黄 则为南方大姓。一些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 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qu音渠)姓,辽宁沈阳有皓姓, 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 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 县等地,生活着16 000余名庹(皿音脱)姓人,在其他地区很少 能够见到这一姓氏。1987年5月3日《人民日报》公布的百家姓排出新座次。即: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宗郑谢韩唐冯于 董肖程曹袁邓许付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 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催康毛邱秦江史阙侯邵孟 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以上姓氏仅是百家姓中一部分大姓中的排列名次。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姓氏也在不断地变化、增减。这种社 会现象自古以来就受到许多文史学家的重视,他们在进行了广泛 深入的研究之后认为,我国的姓氏大多数是由原始社会的部落氏 族发展而来,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众仲、胥 臣、行人子羽等姓氏学名家,他们“皆能探讨本源,自炎、黄而 下,如指诸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序》)。稍后,我国 又出现了一本专门研究探讨姓氏源流的著作——《世本》。作者在 这本书中“记黄帝以来,迄春秋帝王公卿诸侯大夫谱系”,包括帝 系、传谱、氏姓篇等,可惜这本书已经亡佚。至两汉时,又出现 了一批研究姓氏的名家和姓氏著作。如西汉史游编著的《急就 篇》、东汉王符编著的《潜夫论》、应劭编著的《风俗通》等等,其 中都有专门论述姓氏的篇章。东汉以后,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 姓氏学受当时重视家族门第风气的影响,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 出现了一批研究姓氏学的名家,而且还编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姓 氏学著作。东晋人贾弼撰著的《姓氏簿状》,“该究精悉,当世莫 比”(《南齐书•贾渊传》)。他的后人从此还继承了这一学问,形 成家学。南齐人王俭和梁朝人王僧孺等也都是当时研究姓氏的名 家。他们的名声远播,成就巨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姓氏学还因 此被称为“贾王之学”。
  到了唐代,姓氏学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唐初,唐太宗曾敕撰《大唐氏族志》100卷,后又完成了《姓 系录》200卷等。至唐代中叶,太常博士林宝撰著了《元和姓纂》一书,征引前代文献颇为繁富,对各姓的得姓受氏之源及诸家谱 系都有涉及,特别详述了当代各著名姓氏和家族源流,是一部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还对后世的姓氏学研究产生了 重大影响,如宋代人编撰的被称为我国古代姓氏学双璧的《古今 姓氏书辨证》和《通志•氏族略》,无不征引此书内容和模仿其体 例。
  《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是南宋著名学者邓名世和他的儿子 “相继积数十年之力”编撰而成的。该书所收姓氏以先秦时期所见 姓氏为主,以韵分部,吸收了东汉以来各种姓氏书的精华,并把 北宋钱明逸所撰《熙宁姓纂》和官修《宋百官公卿家谱》互为参 核,考订伪舛,证辨详明,自成一家。同时人郑樵所撰《通志• 氏族略》则系统考察了2 255个单姓和复姓的来源和演变,提出了 不少精辟见解。
  宋代的确是我国姓氏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著名姓氏学 家和姓氏著作除以上所述者外,另有邵思《姓解》3卷,王应麟 《姓氏急就篇》2卷,以及流传至今的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开 头的《百家姓》等。
  宋亡以后,由于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以汉族姓氏 为主体的姓氏学研究也陷入停滞状态。直到明代建国以后,姓氏 学的研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编撰的姓氏学著作和所达到的 水平,以凌迪知《万姓统谱》和陈士元《姓觽》为代表,此外还 有一些专门研究稀姓的著作,如杨慎的《希姓录》、刘文相的《希 姓存参》、夏树芳的《奇姓通》等等。这些书籍,在我国姓氏学史 上都有一定的位置。
  入清以后,随着考据学的兴起,对姓氏的考据也成为许多学 者毕生从事的事业。如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五 书”(即《姓氏寻源》、《姓氏辨误》、《姓韵》、《辽金元三史姓名录 附西夏姓》、《古今姓氏书目考证》)、易本娘的《姓觿刊误》、陈廷 炜《姓氏考略》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此外,这一时期还重视对姓氏的总体探讨和研究,出现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书集 成·氏族典》,被认为是自先秦以来姓氏学的集大成之作。另外, 清代学者还在对少数民族姓氏的统计、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这些研究的成果,至今还保留在《续通志·氏族略》、《通志•氏 族略补遗》、《清朝通志•氏族略》等书中。
  清代学者还开辟了姓氏学中对妇女姓氏研究的新领域。在此 领域中,高有复的《名媛氏族谱》、萧智汉的《历代名媛列女姓 谱》等无疑都是有影响的著作。
  综合考察我国历代对姓氏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 姓氏学者往往只采用对姓氏的罗列、辨证等方法研究姓氏,而没 有把姓氏作为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考 古学、遗传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其研究成 果也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不前。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化 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被引入到古老中国 姓氏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海外华人归国寻根热的 兴起,从新的角度研究姓氏学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近十年来共出 版了数十种姓氏学著作。

知识出处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千古奇书《百家姓》为蓝本,系统地、详细地叙述了姓氏的起源及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社会现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