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402
颗粒名称: 三、居住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412-4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的传统住房及其演变。畲族人早期居住在草寮,后来逐渐转向建造较固定的茅屋和瓦房。在建房过程中,畲族人注重风水、环境选择和聚族而居的特点。随着经济发展,现代畲族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增多,内部装修水平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 福州市 生活习俗 居住文化

内容

福州地区畲族入迁之始,均为搭草寮居住。草寮中部立树丫,杈上架横木,两侧以木棒斜撑,成“个”字形,然后用茅草编成“竿并”遮挡,食宿皆在其中,历数年迁徙,便弃旧寮而搭新寮。
  明初,部分畲族开始定居垦殖,逐渐修建较固定的茅屋(亦称草寮)。其四周用乱石垒砌或筑土墙。中间立木柱,上架梁、椽并披以茅草或稻草,外观呈“个”字形,内隔成几个小间。茅屋的条件较草寮好些,但仍然矮小,人、畜共用。
  清初,少数畲族居民随经济条件的改变,开始建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的瓦房,与当地汉族贫苦农民建筑的瓦房基本相似。住宿、厨房分室,人、畜分居。畲族所建的瓦房均利用山地,依山而建。向上看酷似阁楼,少数富户亦建六扇或八扇瓦房,前书院建吊脚楼,铺木板,吊脚楼底层放置农具、柴薪,有的饲养牲畜。部分房屋在正座的前廊及书院廊围上木栏杆。少数建有围墙、门楼,门楼之外建照墙。民国时期,建瓦房的畲族群众占少数,多数人仍居住茅屋,甚至草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罗源县鉴江远顶、程家洋等地畲族群众仍住茅屋。1953年后经济发展,逐渐新建土木和木结构瓦房。草寮、茅屋改作堆放肥料和饲养牲畜之用。80年代后,部分畲族群众开始建设钢筋混凝土住房,装电灯,使用电饭煲煮饭,同时看上电视。90年代,畲族居家开始安装自来水,装电话机。
  福州地区畲族民众建房选址、择日尚具以下特点:
  (一)讲究风水
  房屋多选择避风纳水朝阳之地,请风水先生以罗盘定向;开基吉日多请道士诵经作法以求吉利;在上盖完成之日,生人必须马上住进,以免新房为“妖邪”所占。
  (二)注重环境
  畲族在建房过程中,亦吸收汉族建筑的风格,选择向阳避风有水源之地建筑房子,还在屋边、村口栽种林、竹、棕、果,俗称“造成风水画成龙”。如丹阳后湾的“旗杆厝”,坐落于山坡之上,前临涓涓溪流,隔岸低丘为屏。其朝向特点为正向封闭,由右侧面拐转门头进出。七里村的雷氏探花府建构也是典型的汉家建筑。
  (三)聚族而居
  畲族多居偏僻山区,为防止匪盗,稍殷富者建连体群房,多为十几户或几十户成一群落。其结构是:居于大围屋,以大门、上下厅堂及厢房为主体,两侧分为横厝,均与主体结构相对称,后屋为一排户户相连的平房,大门前有坪,类似客家的建筑风格。较为典型的如朱山后湾蓝氏家族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棋杆厝,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计132间,可住三四十户人家。有些畲族地区,因受山地所限,故建成一字形房子,即户户相连,呈一字形摆开,畲语叫“竹篱寮”。也有少数畲家房子是呈“日”字形,四面连起,称“走马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畲族群众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三层小洋房不断增多,内部装修水平也不断提高,改善了居住条件。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