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樟坑畲族大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51
颗粒名称: 霞浦樟坑畲族大厝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344-3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的古建筑文物,包括龙溪宫、雷氏宗祠、三座雷氏古宅等。这些古建筑代表了畲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了畲族人民的信仰、风俗和生活方式。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些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在畲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古建筑文物 畲族文化 霞浦县

内容

霞浦是我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当地畲族诸姓谱牒记载:自明代初年后,畲民相继进入福宁治境(今霞浦县)。及至民国时期,外地畲民才渐次停止迁徙活动。当时入境的畲民主要分布在霞浦县西部、中部山区,后延伸至南部、东部的沿海山区和半山区。多为“小聚居”,且为一村一姓,杂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数姓,自成一个小村落。
  据清卞宝第《闽峤〓轩录》记载:“霞浦畲民崖处巢居。”但在历次霞浦县文物普查中,均未发现畲民“巢居”之遗址。故外地畲民迁徙来霞浦之初是否“巢居”,目前尚无其他史料可考。据我们所知,迁徙来霞浦的畲民最早时乃结草为屋,当地人俗称“草寮厝”。这种草房多为临时搭盖,结构简单,多呈“介”字状(顶端一根横木,四周4根柱子,或四周夯筑2米高的土墙,中立1根柱子,架料用竹或竹片缚成框格型,屋顶用芦草或稻草打成草片铺盖)。直至清末到民国时期才出现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建筑,当地称为“土墙厝”、“柴厝”、“砖厝”、“石厝”。土墙厝为四方筑墙,土木结构,屋架直接安在山墙上,屋顶呈“金”字状;柴厝,属抬梁式木结构,明三暗六式硬山顶贰式屋面(汉族称为上下出檐),呈长方形;砖木结构厝,为穿斗抬梁式梁架,悬山顶,四周空斗砖墙,呈“品”字状;石厝,多建于濒海地带,为抗风形建筑,墙体为乱毛石砌(解放后,畲民多利用当地花岗石为建材),平台面铺以石板条,长3米有余,呈“田”字状。继之在少数村落还出现六扇、八扇,以至崇儒畲乡清水壑、樟坑十扇、十二扇、特大厝等独特的畲族大厝建筑。
  樟坑大厝,是畲族中罕见的大家族群体建筑,是大厝中的特例。它位于崇儒乡西北约20公里处,海拔约400米,坐落在地势高峻的鹰嘴岩边。据蓝氏家谱载,该大厝的母厝系清道光三十年(1850)蓝祐兹(清嘉庆年间由福安溪塔迁入)所建,同治年间又在母厝前后依附修建两座子厝,形成三座整体合一大厝,占地面积4.9亩,平面呈棋盘形,坐北朝南。现住23户,110人,均为蓝姓。厝前悬崖峭壁,无路可上,深约20米,东西为坑壑,北负厝后岗,每座面阔十二间,进深六间,为抬梁穿斗式悬山顶木结构。上下出檐屋面呈凤凰展翅式(即中梁低左右翘角),共99根大柱、94间房,每座均为前有三个厅(共九个厅),每个厅约22平方米,每个厢房12平方米,左一梯弄,楼下高4米,楼上高2.5米,沿大厝外围砌马鞍形风火墙,墙高7.5米,在东西墙高8米处装饰蛤蟆作檐口出水。整座大厝只有东边双重门供出入。门外为“门楼亭”,外加“半臼门”,内为“正门”,形如“〓”。
  门额为整块条石细凿,匾额书写,因文字漫漶不知其内容。进入“门楼亭”内小天井,竖一香炉,炉高1.6米,为四方形。顶为四方斗,四围雕刻花卉,里外为垂带踏阶。进入内门的天井竖一石刻蝙蝠长81厘米,高34厘米,厚25厘米,中又镌刻小蝙蝠,造形逼真。檐柱12根,柱础为双层石鼓,檐口斗拱,顶为卷棚。前三厅中堂顶端悬挂黑底描金横匾,有“举案齐眉”、“盛世奇英”等庆寿之匾,匾下正中镶嵌圆形木刻,直径80厘米、左龙右凤的“福”字图案,左右为木雕蝙蝠点缀,长约40厘米,其下嵌入长1.6米、宽0.6米的透雕四棱花格,畲族叫“箩米窿”,意思是吃了一箩米,师傅才能雕刻完毕。每个厅左门为沉池进宫门,其上为神龛,祀“风火院田公元帅”、“福德正神”、“陈靖姑夫人”。厅右门为沉池亡人门,其上为祖宗牌位,记载本族去世老人的名字及生卒年月(写在神牌上)。每个神龛均外镶浮雕,为凤凰、蝙蝠、四燕等图案,刀工精细,重彩描金。中堂各挂四幅联板,其一内容为“宝婺灿瑶阶,星近五云,汝南风和翻绿口;高辛荣凤诏,堂开三代,春庭郲绕舞斑衣”。廊前厢房门窗雕刻棱格花纹,间有花卉点缀,显得古朴典雅。每户人家分三厢房一廊庑,廊庑多作厨房之用,前后厅、天井为公用之地,楼上贮存谷物及堆放农用工具。
  每一前中堂正中置一几桌,高1.3米,长1.94米,宽0.5米不等,款式各异,有的桌面两端雕刻成卷书形或平面形,两边为抽屉,屉门雕刻八仙、麒麟、人物、花鸟等图案,五彩装饰。几桌正中设八仙桌,供作迎神或婚丧喜庆活动之用。
  由于交通闭塞,地处边隅山崖,形成村是厝、厝是村的格局。这里的畲民世代聚族而居,过着特定的群体生活,因此,在生产生活用具上也就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特点。他们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就地取材,自制工具。因此,这里尚保留着古老的共同使用工具的传统。大厝内有八角轿,高1.3米,四面各宽0.72米,工艺精细,五彩装饰(清光绪年制,为畲族姑娘出嫁时用);有石水缸、柴水缸(八角凹形)、风柣(风力扬谷农具)、屠宰架、木楻、谷䇤(竹制晒具)、犁头等。日常生活用具除陶瓷、瓦罐之类外,还有瓠子做的水瓢、柴粥桶、茶叶竹筒、竹水舀、柴面盆、木屐、竹火笼、竹油盏、〓印和篾丝编成的〓篮。其中颇具特色的是每家门后都挂一圆形竹篓,用来装字纸,可见山区畲族虽文化贫乏,但对字纸却很爱惜。
  据调查,其大厝建成,按畲族分房组织法,若父母主建,其父应在左边厢房居住。待子女长大后分家时,必须选一吉日,邀请母舅作为分房主持人;若母舅不在,亦可请族长或房长。母舅乃按旧例,“左大右小”:长子分左边厢房;次子分右边厢房;三子分左右后厢房,以此照推;其父迁后厢房居住。一般口说为凭,有的则要郑重其事写分房“阄书”。这一天母舅必须按兄弟分家人数,每人送六副碗筷以祈祝“添丁发甲”,此外再买3~5块硋(陶)钵在分房后当众在天井摔破,以取“打孩发财”之吉。樟坑母厝,系三兄弟合建,其大兄分左一透间,次兄分中一透间,三弟分右透间,前后厅、暗楼及扶梯均作通行公用之地,不再划分产权,以便防止今后人丁发展,子孙产生纠纷。其前后所建子厝,乃按房头前后方位划分。
  樟坑大厝的中堂最具闽东地区畲族特色,它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道、佛、民间神祇信仰以及其他公众事务的活动中心为一身,贴有“福”、观世音像、太极图、筮符等吉祥辟邪之图案。这些民族古建文化内涵丰富,很有鉴赏价值。在调查中还发现不管是一村一姓,还是一村多姓,总有其代表性的中堂和家庙结构。由此可见,畲族很注重群体生活和本民族风俗习惯。霞邑畲族明清时多“搭寮为舍”。清末至民国初,除部分仍保留寮舍外,大部分村落出现了四扇以上的大厝,他们以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但有的村落已打破血缘关系,不同姓氏杂居,因此,相继出现小聚族而居的房屋,其多者二十来户,少者也有三四户。笔者对全县14个乡镇进行了调查,从清末所建的六扇以上的大厝来看,建这种聚族而居的房屋,其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1)早年建筑材料匮乏,组织起来建房既省工又省料,且房子宽敞,坚固耐用,通风采光较好。
  (2)清末至民国初,由于社会动荡,盗匪骚乱多,再加上惧怕当地汉族的攻击和歧视,“唯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因此,聚族而居,人多势众,便于对居住之地的防护,正符合当地畲民的防范心理。
  (3)由于居住在偏僻山区或沿海地区,其地理位置差,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劳作艰辛,带来生产落后、生活贫困,但长期劳动生息,又使他们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就形成“小聚居”住宅。这样既亲密无间,又能互相帮忙,互相促进生产发展。
  (4)畲族每年正月春节、七月十五都要隆重举行祭祖活动,这也促使他们集体盖房,以便有个活动之地。
  (5)一旦建成大厝,说明这里的气候水土很适应畲民发展生产,能带来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因此他们不想再迁徙,准备长久安居下来。
  查蓝氏家谱,清道光三十年(1850)蓝祜滋一家从福安迁徙此地,虽地处边隅高山,无人居住,但凹地处尚有十余亩较平坦之地,可以耕辟为地,权作栖身之所,亦符合畲族“崖栖谷汲”、“搭寮为寨”之古老习俗。后蓝氏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乃渐有节余,再加上地处崇山峻岭,林木茂密,为他们盖房提供了丰富资源,因此在十年后邀其内兄两人前来此地安家落户,同心协力盖起这座十二扇母厝。当时是为了便于自卫,觅此难上易退之地筑舍定居下来。随着家业兴旺,人丁发展,必须扩大其住宅,遂在其母厝的基础上再附建子厝。因此,在建母厝时必须先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地址,作总体规划,方能形成现在这样规模宏大的大厝。由于同姓居住,农忙季节大家同心协力,互相帮忙;若遇喜庆婚丧,大家七手八脚,同心同德,鼎力操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汉族大厝基本限于六扇至八扇厝,均坐落于县城或集镇所在地,一般为官吏或豪绅所建,且建筑格局为大门、天井、左右廊庑、大厅、后厅、卧室、书房等,为长方形竖式建筑,即汉族所谓“一透落大厝”。而畲族大厝却打破其阶层及地区局限,大多建在人迹罕至处或偏僻的村落。樟坑大厝为长方形建筑,既是农家实用大厝,实际上也是一个封闭式山寨,尚属少见。

附注

*本篇写于2004年。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亦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霞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