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纪行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1155
作品名称: 山北纪行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259.pdf
责任者: 朱熹 著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淳熙八年四月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这首长律是淳熙八年四月朱熹于南康军任满时偕友人游庐山山南后到山北的纪游诗篇。原诗有朱熹自注云:“予以闰月二十七日去郡(笔者按,此指《朱子年谱》所载“淳熙八年辛丑闰三月去郡),是夕出城宿罗汉,二十八日宿白鹿,二十九日登黄云观,度三峡,窥玉渊……四月一日过开先,二月浴汤泉……,七日薛洪持志王仲修之才携酒自南康来,饮罢与张陈赵南还……”自注还提到这次山北之行,同游者有刘清之、张扬卿、林用中、王阮、周颐、赵希汉、陈祖永、祁真卿、吴兼善、许子春、胡萃、王朝、余隅、陈士真、黄斡、张彦先、僧志南以及江州教授翁名卿与诸生等共四十余人,可说是朱熹及其门人弟子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膜拜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及当地先贤的朝圣活动。全诗十二章,每章八句。 第一章总提:写诗人游览了庐山南又到庐山北的经过,表达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情怀。第二章前六句写圆通寺的由来及其周围景致,末两句感叹南唐之亡是没有接受历史教训。第三章写庐山锦绣谷的景致:江山如画,诗人游兴无穷。第四章写诗人东攀佛手岩(今仙人洞),西登天池峰时所见到的山川形胜。“俯叹尘寰小”、“凭轩瞰归鸟”句,脱胎于杜甫的《望岳》(泰山)诗中的“一览众山小”、“决眦入归鸟”句。第五章前四句写云海覆散时的奇妙景致,后四句写诗人反对有“佛灯”之说,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格物致知”的求知态度。第六章写诗人寻访东林寺白莲社及白居易草堂遗址及在寺廊内题刻的经过,抒发诗人访古的情怀。第七章前四句写诗人至太平兴国宫夜宴情况,后四句写下山后并与江州教授等人分别时的心情。第八章写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高僧慧远,并因人议事,表达了诗人反对佛学废三纲五常的荒谬绝伦观点。第九章为感事之作。诗人游山玩水,触景生情,为圣贤之“道”之不行“举俗昏且狂”而忧愁,不禁问一问苍天:“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第十章写诗人访濂溪宅瞻仰周敦颐遗像,对这位先贤寄予无限崇敬之情。第十一章,写诗人一行在濂溪宅研讨周敦颐《太极图说》意旨,不禁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概。第十二章,写诗人与诸生告别共勉。树嘉政,厉孤节,造福黎民百姓。全诗处处流露出诗人的入世思想,语言平易质朴,感情真挚,信笔写来,娓娓动人。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朱熹诗词选注》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南宋朱熹诗词作品集,分为感事诗、哲理诗、山水诗、酬对诗、杂咏诗和词赋六大类。其中感事诗90首,主要反映朱熹对天下大事的观感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思想倾向,按其主题又分为爱国恤民与述怀明志两组;哲理诗73首,主要反映朱熹的学术观点,按其主题又分为宇宦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为学三组;山水诗148首,主要反映朱熹的游踪和各地山川形胜,其中又分为武夷云谷、衡岳、庐山及其他胜地四大块;酬对诗87首,主要反映朱熹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内又分为奉和、题赠、迎送、寿挽四组;杂咏诗99首,为朱熹对各种事物的吟咏与思想寄寓,反映其日常生活情趣,内又分为咏物、咏景、咏居、咏事四组;词赋18首,按体裁分类。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