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1046
作品名称: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186.pdf
责任者: 朱熹 著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淳熙三年晚秋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此诗作于淳熙三年晚秋。机仲即袁枢,景仁即傅伯寿(傅自得之子,朱子门人)。据袁枢《年谱》载:淳熙三年二月,袁枢离严州教授任回建安,后由龚茂良荐为大宗正簿,应诏入对,是年冬偕傅伯寿同游武夷,与朱熹会晤。这时,朱熹所著《资治通鉴纲目》已成书,《诗传集注》已近完成,晤谈中论及这两部论著。朱熹作此诗,用李侗传授的观点阐明了自己的见解。此诗前四句,述自己为求道、传道而精心钻研儒家经典,躬行践实。接着四句,写忧道统之不传,立志正后学之是非。第三个四句,写自己曾罢诗止酒,惟恐“文”以害道。第四个四句,写自己不趋功名,安贫乐道,幸有所成就。最后两句,诗人希望朋友们赴职后能与自己继续互相切磋,共叩疑难。全诗反映了诗人《诗经》、《纲目》完成后的欣慰心情和立志行圣贤之道的抱负。惜用语古奥晦涩,典故堆砌过多,人们不易读懂。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朱熹诗词选注》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南宋朱熹诗词作品集,分为感事诗、哲理诗、山水诗、酬对诗、杂咏诗和词赋六大类。其中感事诗90首,主要反映朱熹对天下大事的观感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思想倾向,按其主题又分为爱国恤民与述怀明志两组;哲理诗73首,主要反映朱熹的学术观点,按其主题又分为宇宦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为学三组;山水诗148首,主要反映朱熹的游踪和各地山川形胜,其中又分为武夷云谷、衡岳、庐山及其他胜地四大块;酬对诗87首,主要反映朱熹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内又分为奉和、题赠、迎送、寿挽四组;杂咏诗99首,为朱熹对各种事物的吟咏与思想寄寓,反映其日常生活情趣,内又分为咏物、咏景、咏居、咏事四组;词赋18首,按体裁分类。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