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示平父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1019
作品名称: 自警示平父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163.pdf
责任者: 朱熹 著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淳熙初年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自警七律诗。写于淳熙初年。诗人在首联指出,谨守中庸之道,超脱世俗观念,能使人进入那种空寂玄奥的真如福地(《红梦楼》一二○回:“太虚幻境,即真如福地”)。颔联指出: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信守之“道”,才能体会“真理”所在。颈联指出:所谓“在实践中检验”,特别要注意日常生活上待人接物时的所作所为。末联指出:等到你彻底理解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真理”(即“中庸”之道,能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达乎和谐境界。见《礼记·中庸》),则修心养性的功夫就算告成了。诗人以“佛”证“儒”,借“佛”析“儒”,可见其哲学观点与佛学有一定的融合,渗透。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朱熹诗词选注》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南宋朱熹诗词作品集,分为感事诗、哲理诗、山水诗、酬对诗、杂咏诗和词赋六大类。其中感事诗90首,主要反映朱熹对天下大事的观感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思想倾向,按其主题又分为爱国恤民与述怀明志两组;哲理诗73首,主要反映朱熹的学术观点,按其主题又分为宇宦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为学三组;山水诗148首,主要反映朱熹的游踪和各地山川形胜,其中又分为武夷云谷、衡岳、庐山及其他胜地四大块;酬对诗87首,主要反映朱熹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内又分为奉和、题赠、迎送、寿挽四组;杂咏诗99首,为朱熹对各种事物的吟咏与思想寄寓,反映其日常生活情趣,内又分为咏物、咏景、咏居、咏事四组;词赋18首,按体裁分类。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