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飞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869
作品名称: 何君飞仙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94.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这首诗是朱熹于绍熙五年(1194)甲寅八月所写,亦即朱熹出任长沙太守之际,原载于《隆庆临江府志》卷三《疆域》。当时朱熹利用官余之机,先后游览了阁皂山、玉笥山。朱熹曾为自己在南康任上与玉笥山南北对望却不能一至而惋惜,他在送一名玉筒李道士归山时,曾作诗说:“为我中间留一榻,他年去著薜萝衣。”如今去著薜萝衣的梦是做不成了,倒要如都去做伴君的清贵。朝廷在八月五日降除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除命下到了临江,朱熹成了赵扩“钦点”的十名经筵讲官之一,又给朱熹有机会再来寻访那些神仙真人蝉蜕羽化的遗迹。玉笥山北峰有一座九仙台,传说有孔丘明、骆法道、吴天印、张法枢、谢志空、周仙用、邹武君、谢幽岩、杨元中、何紫霄十名避秦高士在这里修炼成道,九人仙化飞升而去,独有紫霄真人隐于何君洞。朱熹倒是更喜爱何紫霄这样的得道而不脱尘世的飞仙,登九仙台为他吟了这首诗。 浅析 在此诗中,隐约透露出朱熹在出任京官前的一种复杂心态。正搏动着另一个朱熹作为空同道士“邹訢”的灵魂,预示了他后来一条通向道家丹经《周易参同契》之路。前四句,主要是写九仙台周围的景物。第四句起,借景隐喻他的再次出山虽是好事但并不一定风顺,同时羡慕“何君”远脱尘世的生活。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