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669
作品名称: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117.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这组诗写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巳冬,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二。是年十月,金统军高景山率步骑几万人马猛攻扬州,刘琦招募精熟水性的兵民凿沉金军用毡毯护裹的粮船,自己不顾重病吐血,亲临前线指挥,皂角林一战,小校王佐只领四百名步卒埋伏在林中,等金兵进入皂角林,弓弩齐发,大败金兵,斩杀高景山。朱熹听到皂角林保卫战捷报后振奋不已,遂步友人原韵接连写下了四首诗。 浅析 第一首:写山河破碎、北方长期沦于敌寇,终于激励了皇帝下杭金决心。老百姓都争着提水端茶去慰问官军。第二首:写百万雄师气壮山河,同仇敌忾,可望很快除灭金寇,使全国各地传遍光复的喜报。第三首:写卧病山林、寂寞孤单的外臣忽听胜利的消息,宛如冬眠的虫子听到春雷。第四首:写在敌寇走投无路,危在旦夕之际,祝望王师猛打穷追,夺取抗金战争的全胜。全诗抒发了冷卧空林的孤臣对灭尽敌寇收复故国河山的强烈愿望,情感激越高昂,极富感染力。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