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661
作品名称: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101.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冬十月,因代职者不来,朱熹以四考秩满罢归,但他又在泉州滞留到十二月中旬,住在万如居士李缜宅中(参知政事李邴之子)。朱熹陪李缜去老梅满园的显庵与衲子聚集赏梅,各人用东坡韵赋诗咏梅,连一向反对苏学的他,也步东坡的诗韵作了这首诗。 浅析 朱熹以苏东坡在惠州的三首咏梅暾字韵,一连作了三首和诗,似乎是有意要同苏东坡沉醉仙佛的诗情较胜比美。该诗代表了朱熹早年专攻诗赋出入词章时期的诗风,此诗一出便风靡传世。他借梅超世绝俗、芳洁自守品格以自咏,道出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表明他的内心深处仍是矛盾的。他的自信散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困学”的探索勇气,推动他抛弃旧学,促使他更加坚定地走李侗的理学之路。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