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涧水作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648
作品名称: 涉涧水作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083.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这首诗写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同安主簿任内。此时的朱熹刚步入仕途不久,面对儒释道杂揉的社会环境,担心自己成熟的世界观难以成立,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浅析 从字面上讲,该诗是诗人写涉涧水时的观感。“回头”指“学而时习之”,“却立”指认准方向。“自爱晴岚好”与“滩头数乱峰”指各有所得。其真正的寓意是说:做学问要象细水长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并经常回味思考。他相信:只要自己以流水“细穿危石”的精神,不断总结,一定能够“却立滩头”,获得成功。诗中比喻生动,语言流畅,写景幽美,寓理于景,深刻动人。 前人论诗有“警句”、“诗眼”之说,这首诗的警句为末句,寥寥数字,将晴岚的多姿,人物的痴迷,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而所谓诗眼,即诗中用得最工的一个字,即末句的“数”字,如果将它换成“指”、“睹”等字,虽然仍不失为一首好诗,但总不如用“数”字那么传神。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