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母生朝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612
作品名称: 寿母生朝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021.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绍兴十七年(1147)丁卯左右,朱熹18岁。此时朱熹师事武夷三先生已经五年,他们很快就把朱熹教育成出类拔萃的行道士子,但他只是接受家庭式佛老气氛的熏陶。在这以后,朱熹才逐步接受佛老思想,直至走上师事道谦禅师的道路。据束景南教授考证,这首诗当为此时所写。另据杨青先生《朱熹诗词选注》云,这首诗约写绍兴三十一年秋,即朱熹母亲祝氏夫人60寿辰之时。朱熹自同安县主簿任满回五夫闲居到此时已先后五年,家庭生活十分清苦,穷得连给母亲办一场寿筵的财力都没有,朱熹深感内疚,遂写下了这首诗。据诗意分析,这种说法应该比较合理。 浅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祝寿诗,是朱熹为庆贺母亲祝氏的生辰而作。在这首诗中作者跳出俗套,摆脱陈词,只是在如何对待贫困富贵这一点上,用重墨渲染,突出其母脱俗的情怀,让一个普通的妇女散发出不同寻常的光彩。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一腔真情,充溢行间。诗的头两句,点出母亲寿辰的时间为仲秋七月。三、四句描写母亲健康长寿的容颜。五至九句写朱熹家贫的景况和无力为母“办甘脆”、“陈壶觞”的羞愧心情。十至十四句写母亲对朱熹的劝慰和勉励。最后四句写朱熹对母亲的祝愿和对家庭平安的祈盼。诗中借朱熹母之口所讲的“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为全诗主旨所在。 该诗以叙事为主,以环境、外貌、心态描写及人物对话为辅。 写得婉转生动,富有人情味,充分体现了朱熹母子恪守儒家母慈子孝的道德规范,以清白自守,不羡人间荣华的思想风范。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