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文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唯一号: 130834020230000111
专题名称: 漳州文庙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30000067/001
起始页: 0111.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桥街道办事修文西路。 北宋庆历四年(1044)始建,政和二年(1112)移于郡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复址,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后又数次重修。现存戟门、两庑、丹墀、月台、大成殿和敬一亭等建筑,近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文庙前有明代泮池、右为府学旧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朱熹一生“笃意学校,力倡儒学”,多次前往漳州文庙。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尝以事奉檄至漳,教授陈知柔请公作《题名记》”。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任郡守时,重视州学。据清光绪《漳州府志》载:“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在州学创“宾贤斋”,延请郡士黄樵仲、施允焘、石洪庆、李唐咨、林易简、陈淳、杨士训及永嘉徐寓等八人于学,又创受成斋以教养武生。 朱熹在漳期间崇文重教,定法制、兴教化、变风格,后人称之为“紫阳过化”,对漳州宋代社会全方位产生积极影响,据明人胡宗华《修县学宫记》载:“晦庵朱文公以道学鸣天下,漳为过化之邦也。龙溪邑附郭,公尝车临学宫,进诸生,讲理学,士风由是翕然”。漳州因此被誉为朱熹“过化之邦”。 1988年,公布为漳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朱熹的家族身世及其生平在闽求师问学、著述讲学、为官从政、访游出行等事迹为线索,选取相关史迹遗存,汇辑成文物图集,从文物遗存的角度追寻朱熹在福建真实、形象的历史记忆,呈现朱熹在福建丰富、多元的人生足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