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馆藏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249
专题名称: 县馆藏书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08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宋庆历(1041~1048)年间,于县城东龙头山建立学宫;明嘉靖十一年(1532),在皇华山麓建尊经阁,藏书数无考。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尊经阁扩建,收藏图书增加。因管理不善,后移给明伦堂。嘉庆十六年(1811),南浦书院藏书130余种1500多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吕渭英署县事,筹款购书,并倡捐书籍,置于浦城县学,计93种1261册。同时确定从祝姓捐助给书院的余款中按年提拨部分作为购书之资,并商订借阅规则,始具图书馆规模。后因管理不善,至光绪三十四年于尊经阁建立阅书报社时,仅有书61种2627册。 民国12年(1923),阅书报社改名通俗图书馆。民国16年,在南浦书院旧址建图书馆,民国18年7月,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部。民国24年1月31日,在旧典史署单独成立图书馆,有图书3000多册,2月24日正式开放。并接收地方人士捐赠图书2000多册,添购1000多册,藏书量达到7000多册。浦城旅省同乡会亦集资捐献一批新书。民国27年,图书馆组织缩小,改名民众书报所,后又称图书馆。民国31年6月,县图书馆遭日机轰炸毁坏,暂停开放半年,仅负责保管。9月在旧馆乡设书报阅览室。民国28年3月,分别在富岭镇、石陂乡、西乡镇、仙阳镇设书报阅览室。民国33年,县图书馆并入民众教育馆。抗战期间,为防空屡迁馆址,图书频遭损坏,又遭国民党宪兵、警察两次查抄,被烧毁一批进步书籍。藏书8475册,其中中文8400册,外文75册。民国34年,由地方临时拨款,增添部分图书。民国35年,藏书10353册,其中中文10250册,外文103册。 1949年9月,成立人民教育馆(后改称文化馆),接收民众教育馆时,图书仅存9347册。其中总类65册、《万有文库》1865册、《四部备要》1917册、《福建通志》100册、社会科学1665册、文学972册、艺术1028册、语文98册、自然科学156册、应用技术171册、民众教育348册、小学生读物852册、寄存书110册。此后,陆续接收部分私人捐赠书籍,除被省图书馆及福建师范学院调去部分图书外,馆藏图书也有所增加。至1965年,馆藏图书4.3万册。1966年9月破“四旧”,藏书室被封,文化馆先后被“造反派兵团”占用和驻军借用,图书散失一部分。至1972年恢复文化馆时,藏书仅存3.8万册。1975年,县文化馆从业务费中单列图书购置费,馆藏图书逐年增加,至1979年成立县图书馆时,馆藏图书达8.5万册。此后,财政单列图书馆事业经费,藏书增长加快,至1988年,藏书145224册。其中马列著作2091册、史地哲16490册、社会科学14228册、文化教育13447册、文学55362册、艺术6166册、自然科学3839册、医药卫生4210册、工农业技术13276册、古籍16115册(其中经部3849册、史部6064册、子部1404册、集部2917册、丛书796册、《四部备要》1085册)。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