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石陂黑猪选育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202
专题名称: 浦城县石陂黑猪选育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044.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石陂黑猪是武夷黑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县内当家猪种,主要产地石陂镇,分布于临江、水北街、莲塘等12个乡镇及建阳县水吉乡和崇安县五夫、下洋等乡镇。一等成年的公猪体重175公斤,母猪160公斤。种猪繁殖力强,仔猪育成率高。1970年后,群众用约克夏公猪与石陂黑母猪杂交,杂一代生活力强,耐粗,长膘快。1979年,县农科所用英国中约克夏公猪、江西玉山公猪与石陂黑母猪杂交,对杂一代猪仔27头进行育肥对比试验,时间180天,结果约(克夏)黑(石陂黑猪)种日均增重367.7克,玉(山)黑种日均增重307克,约黑种比石陂黑猪提高34%,玉黑种只提高11.8%。经试验,中约克夏公猪作为父本在县内扎根下来,石陂黑猪被证实是与外来公猪杂交改良的好母本。1983年,全县石陂黑母猪0.3万多头,其猪种选育列入省科研计划,采取群众性选育和重点场(队)选育相结合办法,选育标准化母猪400头,对其进行良种登记,设立卡片,确保选育质量。1985年后,瘦肉型猪兴起,丹麦长白猪又作为瘦肉型猪父本引进,与石陂黑猪进行人工授精,杂交良种猪。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