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对浦影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132
专题名称: 五四运动对浦影响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694.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浦城由姚若愚等人组织成立浦城县学生维持国货会,继而组织学生联合会。学生油印传单,分发城乡,积极声援。民国8年7月,学生组织宣传队,上街举行示威游行,不顾警察的弹压,高唱“五·九”国耻纪念歌,呼吁各界同胞不要买卖日货,并沿街挨店搜查日货。经营土布和染业作坊大盛,较大的布业商店亦经营土布为主。 随着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也波及浦城。民国8年下半年,县教育会会长陈修和及林寄南成立益智剧社,就地取材,自编自演文明戏,宣传科学、民主。浦城的新文化运动,没得到官府推行。民国10年,担任浦城县知事的吴佐宸上街坐绿呢大轿,前面敲锣开道,后面皂隶撑大凉伞跟随,大摆封建官僚派头。是年10月,他风闻广州政府北伐,粤军许崇智将入闽,吴佐宸罄县金库所有,携县印逃离浦城。民国13年,浦城人吴邦彦、吴邦宪、姚若愚等在私立树人小学组织读书会,提倡白话文、使用标点符号、写新诗歌。民国16年,还创建清华女子小学,其他各校亦同时招收男女生入学,开创男女受教育平等的风尚。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