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的发展历史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0796
专题名称: 薯类的发展历史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337.pdf
专题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产地: 浦城县
产量: 浦城种植甘薯始于明代,多利用新垦荒山种植,民国27年,年产甘薯1760吨。1949年全县种17845亩,年产2704吨。此后栽培面积逐年略有增加,年种2万亩左右。1958年,推广高产栽培,利用农地种植,全县共种62575亩,产量6713吨,此后又逐年减少。1988年,全县共种33392亩,年产3780吨。主要品种有六十日早(红皮白心)、五爪龙。引进品种有日本胜利百号等。

专题描述

浦城种植甘薯始于明代,多利用新垦荒山种植,民国27年,年产甘薯1760吨。1949年全县种17845亩,年产2704吨。此后栽培面积逐年略有增加,年种2万亩左右。1958年,推广高产栽培,利用农地种植,全县共种62575亩,产量6713吨,此后又逐年减少。1988年,全县共种33392亩,年产3780吨。主要品种有六十日早(红皮白心)、五爪龙。引进品种有日本胜利百号等。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