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0314
专题名称: 清明节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66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日子。此日,家家户户上坟扫墓,郊外踏青。此风俗始于汉代,隋唐时期正式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见《旧唐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诗《清明》),又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节缘”。这些诗句,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 清明扫墓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天。民间相传,“四月四,封冢蒂”,意为过时扫墓,祖先墓门已封,送去的纸钱、供品收不到。扫墓时先为祖坟除草添土,摆祭品,点烛烧香,焚纸钱,洒祭酒,行跪礼,然后鸣放鞭炮。返回时沿途采些白色的檵木花和红色的杜鹃花,以寓子孙男女齐全之意。昔日,大姓望族一般都设有“轮祭田”,从本姓中长房开始,由大到小依次轮流耕种或出租“轮祭田”,将收入用于祭扫祖墓活动的开支。凡是本族亲丁参加祖墓祭扫活动,均可到宗氏祠堂吃一餐饭,俗称“吃清明”。建国后,宗族势力被削弱,所有的“轮祭田”被没收,分给无地农民,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也随之终止。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