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2年(1933)11月军统在浦城的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2020220004693
事件名称: 民国22年(1933)11月军统在浦城的主要活动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860.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民国22年(1933)11月
发生地点: 浦城县

事件描述

民国22年(1933)11月,中华民族复兴社派郑寰雄(浦城人)到浦城设立复兴社闽北直属组(又称中央军事委员会浦城通讯站),有成员16人,检查来往邮件、电报。次年,闽北直属组迁往福州。民国24年,县立浦城初级中学季资柔等3名学生到福州加入复兴社。民国25年,郑寰雄、毛森先后到浦城设立“忠义救国会”。民国27年,浦城特务组织隶属建阳谍报组,浦城又招收3名特务通讯员。民国31年,美国海军中校梅乐斯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下同)戴笠到浦城视察特务组织。同年,设立“特种会报室”,季资柔任秘书,下设宣导组和刑警队。是年,军统局东南办事处100余人为避日机轰炸,从浙江省江山峡口迁到浦城官路毛处村。驻扎约1个月,到处抓夫,民夫邹某想逃走,被哨兵发觉,竟遭枪杀。此事发生后,激起公愤,办事处迁至仙阳巽源岭村,特务仍然仗势胡作非为。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日),2名特务偷走群众2只鸭,被物主熊炳坤发现,特务拒绝还鸭,熊炳坤追至火烧桥,被特务开枪打死,熊妻即将临产,闻讯追去,又遭枪杀。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的愤慨,遭到了强烈的控告,2名凶手终于枪决。12月,东南办事处迁回浙江省江山县。民国33年,戴笠和梅乐斯又到浦城视察军统组织。随后,国防部二厅衢州绥靖公署在浦城设立谍报组,叶实棠任组长,管辖建阳、建瓯、水吉、崇安、松溪、政和、浦城7县,收集共产党活动情报,迫害进步人士等。同年夏,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从浙江省迁驻浦城,内设军统调查室。民国38年4月底,陆军第九编练司令部(原称国防部二厅衢州绥靖公署)情报科长陈达到浦城,将浦城谍报组改为闽北潜伏组,制定潜伏方案(简称“应变计划”),把原南平谍报组所辖南平、顺昌、古田、寿宁、将乐等划归浦城,任命季资柔为组长,准备配合第九编练司令部撤至闽北活动。至此,浦城的军统特务已发展到148人。5月10日,陈达再次到浦城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实施“应变”计划。11日解放军已向浦城进发,陈达逃离,“应变”计划未能得逞。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重要人物

郑寰雄
相关
毛森先
相关
戴笠
相关
熊炳坤
相关
梅乐斯
相关
叶实棠
相关
陈达
相关
季资柔
相关

相关地名

浦城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