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1020210000003
机构名称: 武夷精舍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22.pdf
地址: 福建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
起始时间: 淳熙九年(1182)七月

机构描述

朱熹创建的第三所书院,在福建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淳熙九年(1182)七月,朱熹在浙东提举任上弹劾唐仲友受挫,次年正月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而归居武夷,建此书院,这年四月落成。 精舍地广数亩,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等建筑物。其挚友、时任建宁知府的韩元吉为其写了《武夷精舍记》一文以示祝贺,陆游、袁枢亦有诗纪之。 精舍建成,四方学者纷纷负笈前来,就学于此。知名的门人有蔡元定、黄干、潘植、潘柄、郑可学、江默、陈孔硕、杨至、余大雅、程端蒙、滕璘、徐昭然、吴必大、万人杰、任希夷、包扬、陈文蔚、董铢、窦从周、杨楫、张洽、杨道夫、李闳祖等百数十人。 从淳熙十年到绍熙元年(1183—1190)这八年中,朱熹大部分时间是在精舍授徒讲学和从事学术活动。这里是朱子学派的学者们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朱熹在此写成的著作有《易学启蒙》四篇、《孝经刊误》一卷、《小学》六卷、序定《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此外,还有《武夷精舍杂咏》十二首并序、《武夷棹歌》等一批诗文和书信。 淳祐四年(1244),朱熹季子朱在、孙朱鉴因精舍“荒苔蓿草蔽荫”,故加以重修,“葺治而广大之”,当时任建宁知府的王遂为之撰《重修武夷精舍记》(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 景定二年(1261),崇安县令林天瑞又在书院中创古心堂,由官府设山长主其事。咸淳四年(1268),官府又大加营建,程若庸曾任山长。元代也曾修葺一新,詹光祖、游鉴、江应、詹天祥相继担任教授。元末毁于兵火。 明正统十三年(1448),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重建。正德十三年(1518),当局曾辟地重建。明清时期,曾前后数度重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倡修,今残存书院厢房。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元定
相关
黄干
相关
潘植
相关
潘柄
相关
郑可学
相关
江默
相关
陈孔硕
相关
杨至
相关
余大雅
相关
程端蒙
相关
滕璘
相关
徐昭然
相关
吴必大
相关
万人杰
相关
任希夷
相关
包扬
相关
陈文蔚
相关
窦从周
相关
董铢
相关
杨楫
相关
张洽
相关
杨道夫
相关
李闳祖
相关
孙朱洵
相关
朱澍
相关
朱熹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