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为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唯一号: 130830020230002800
人物姓名: 丁为祥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30000016/001
起始页: 0297.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57
籍贯: 陕西省西安市

传略

丁为祥 1957年生,陕西西安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学会与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分会副会长。 其学术探讨起始于对王阳明哲学的钻研,其入手则既不是为了理论的阐发也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而是力图从做人的角度理解阳明心学,由此形成以做人精神理解其为学规模的独特进路。读博士期间,又上溯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爱情怀,下摄熊十力体用不二哲学的双向拓展,并由此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而其博士论文则“以人事反推天命”的方式诠解张载“虚气相即”的哲学体系。由此之后,又从“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之相互印证对朱子哲学进行发生学考察;接着,再从发生与诠释之相互转化的视角对中国人的产生、文化的生成与儒家的形成进行追根溯源性探讨。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明道学核心价值研究”。 其学术探讨的基本经验是,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就为儒学提出了一条由知其人以知其学的道路;到了两宋,则拓展为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的相互限制与相互生成;发展到现当代,则“木桶”理论之“长短板”的相互制约,既可以确保理解的客观性,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防范“取其一偏”之过度诠释的偏向。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学年鉴.2016》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年鉴内容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导师
职位
理事
职位
常务理事
职位
副会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