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128
人物姓名: 章惇
人物异名: 字:子厚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304.pdf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035年
卒年: 1105年11月
籍贯: 浦城
亲属: 章衡
非亲属: 王安石

传略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宋景祐二年(1035)生,博学善文,13岁参加会试,名次在族侄章衡之后,弃而不就。既而专心攻读,于宋嘉祐四年(1059)中进士甲科,授商洛令。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实行变法,设置变法的职能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看重章惇的才能,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后又担任侍从、三司使。元丰三年(1080),担任参知政事。变法的反对派对章惇等坚决支持新法的官员,看作是不遵守封建礼法的“小人”。 元丰八年三月,哲宗继位。这时哲宗年方10岁,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五月,章惇知枢密院事,也同时起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罢废新法,章惇力辩免役法不可废罢。司马光执政后,凡是变法派的人都遭到司马光的排挤和打击,元祐六年闰二月,黜章惇知汝州(今河南临汝)。 元祐八年,哲宗亲政。第二年,改纪元为绍圣元年,绍圣意为绍述“先帝遗业”。章惇以“有定策之功”,被任命为左仆射,引用蔡京、蔡卞等人,重新推行新法,以“诋毁先帝,变易法度”的罪名,剥夺司马光、吕公著的赠谥,又以朋党之罪,对当时的大臣吕大防、范继仁、苏轼、刘奉进等一概贬斥,重的贬岭南,轻的贬近地,株连甚众。在对内政策方面,恢复元祐间被废除的新法,如青苗、免役等法;在对外政策方面,改变屈服妥协的政策,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一方面以“浅攻耕”的战略战术,使西夏陷于被动而不易集结兵力进犯边境;另一方面则在泾原、鄜延、环庆诸路筑成巩固的防御工事。元符元年(1098)十月,在章惇的部署下,渭州知州章粢直接指挥,取得平夏城大捷,击败西夏30万大军,这给翌年二月西夏“叩关”求和奠定基础。 元符三年,哲宗去世,皇太后定端王赵佶继位,章惇抗疏,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徽宗(赵佶)即位,命章惇为大行皇帝山陵使,章惇请求去职,没有得到允许。这年九月,章惇罢相,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右司谏陈瑾对章惇攻之不已,门下侍郎李清臣亦抗章论之,改任惇为武昌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崇宁四年(1105)十一月,病死在睦州(今浙江建德)。《宋史》有传。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