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126
人物姓名: 章衡
人物异名: 字:子平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303.pdf
时代: 南宋
籍贯: 浦城城关

传略

章衡,字子平,浦城城关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润州长史,累迁左光禄大夫。宋嘉祐二年(1057)状元及第,通判湖州,直集贤院,改盐铁判官,同修起居注。他查出有吃空额的即奏请皇帝裁免。指出三司经费领取不知多寡而无预算,急用时向百姓征收,急促逼迫,苦其难供。建议作好预算,征收前下达,使公私都有利。三司使忌其能,出知汝州、颍州。熙宁初召还同判太常寺。后出知郑州,奏裁销原武监弛牧地四千二百顷,分配给百姓。回京后,复判太常,知审官西院。出使辽国时,辽主欺他是文士,在酒宴提出射箭助兴,章衡连发破的,辽主见他文武兼备,对他特别优待。回京时,章衡向皇帝反映辽国没有戒备,此时出兵可收复山后八州,但未被采纳。章衡看到不少学者不懂历史,编纂历代帝系《编年通载》,神宗看后认为“可冠冕诸史”,后赐三品服、判吏部流内铨。三班院发现有缺额,拟好方案,马上把缺额使用,反控告吏部,宰相却支持三班院。章衡不服,连续奏疏辩论。有人劝他,宰相势力大未必深究。章衡坚持要辩明事实,一直申诉到皇帝面前。宋神宗命内侍带章衡到中书省,宰相大怒。章衡说:我是为执行朝廷法规,把申诉状给他看。宰相看后觉醒,认为吏部是正确的。不久,章衡知通进银台司、直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今河南濮阳),神宗曰:“卿为仁宗朝魁甲,宝文藏御集之处,未始除人,今以之处卿。”到达澶州恰好那里立法禁止百姓贩盐。章衡认为,百姓靠贩盐生存,为维持生活,就顾不上犯不犯法,下这样的命令,只能把监狱塞得满满的,为此取消禁贩盐。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任上,滹沱河每年都要发大水,章衡主持修筑河堤20多丈,从而避免洪水祸害。 章衡年75卒。他务实学、性明辨,仁宗皇帝称赞他资识明敏,器度凝远,博雅好古。但始终未得到重用。苏轼在《送待制公序》中说:“子平以文章之美,经术之富,政事之敏,守之以正,行之以谦……然抑而不伸者十年。”《宋史》有传。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