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充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123
人物姓名: 吴充
人物异名: 字:冲卿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301.pdf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021年
卒年: 1080年4月
籍贯: 浦城盘亭秀里
亲属: 吴待问;吴育
非亲属: 王珪

传略

吴充,字冲卿,吴育弟,浦城盘亭秀里人。宋天禧五年(1021)生,与其父(吴待问)、兄(吴育),世称“浦城吴氏三贤”。 吴充宋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授谷熟(今属河南)主簿,入朝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宫里的教授多陪伴宗室游玩。时吴充年纪最轻,但最严厉,使宗室畏惧,先后设课授教,并作《六箴》(即视、听、好、学、进德、崇俭)献给仁宗皇帝,仁宗下令分写送皇族。英宗即位前,曾将《六箴》书写在坐右。吴充任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时,欧阳修被谗害,将贬出朝。吴充为欧阳修力争,说:“修以忠直擢侍从,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由此,使欧阳修得复留,吴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去世,治丧礼仪超过规定,吴充要将主事者送开封府治罪,由此触犯执政,被贬知高邮(今江苏高邮)军。后任开封府推官,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即位,数次查问吴充的下落。不久,被召入朝为盐铁副使。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吴充知制诰,不久改同知谏院,他奏请革除停棺久不葬的陋习,神宗很是赞赏,下令颁布施行。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吴充以子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避亲嫌,解除谏职,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为枢密副使,熙宁八年,拜工部侍郎、枢密使。 吴充与王安石虽是姻亲,但不赞许王安石变法,数次向皇帝说新法的弊端。皇帝认为吴充秉公正直,中立无私。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任命吴充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吴充在相位,想对王安石新政有所变革,曾向皇帝建议,召回被王安石为相时斥退的司马光、吕公著等十数人入朝任职。司马光得悉,致函吴充,要求罢青苗、免役、保甲等法。但吴充又没有采纳。权三司使沈括密陈免役法不便政事,献给吴充。吴充密呈皇帝,御史蔡确得知后就上疏控沈括挟邪言政,致沈括被贬知宣州。王珪与吴充同时位居相位,但王珪忌吴充,暗中掣肘。蔡确是靠攻击别人而迁升的,吴充素来不喜此人。王珪上奏要用蔡确,并得到皇帝的同意。元丰元年(1078)蔡确以吴充子吴安持参与行贿枉法为名,逮捕吴安持及亲戚三四人,并说吴充也知道这事,吴充上表要求罢相。神宗得知属于冤狱后,十分气愤地对他们说:“卿辈但欲共攻吴充去之,此何意也?”才将此事平息。 郑逵出师安南无功,谏官又诬告吴充曾有书信给郑逵,叫他停止进兵。吴充在朝因政见不同,一再受政敌诽谤,病情加剧,七次上表辞职。元丰三年三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同年四月病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神宗辍朝二日,并亲到吴充家祭奠。吴充临终前,告戒妻子不要以私事去向朝廷求取。神宗得知后,更加悲痛。《宋史》有传。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专题

主簿
职位
集贤校理
职位
转运使
职位
转运使
职位
转运使
职位
转运使
职位
盐铁副使
职位
翰林学士
职位
枢密副使
职位
侍郎
职位
枢密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