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114
人物姓名: 杨亿
人物异名: 字:大年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296.pdf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974年
卒年: 1020年12月
籍贯: 浦城长乐里(今仙阳镇)
亲属: 杨徽之
非亲属: 王钦若

传略

杨亿,字大年,浦城长乐里(今仙阳镇)人。宋开宝七年(974)生。父逸,南唐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令,后任代理司直,宋兵渡江时回乡,杜门称疾,不究世务,65岁卒。杨亿7岁能写文章,与客谈论很老成。11岁时,宋太宗闻其名,令江南转运使张去华试亿的词艺,引进朝,试诗赋5篇,亿下笔立成。又在中书省赋诗1章,宰相惊其俊异之才,上章祝贺。太宗即授亿为秘书省正字,说:“予有望于汝也。”不久,杨亿父亲去世,回家守孝。服除,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投靠叔祖杨徽之,昼夜苦学。宋淳化(990~994年)中,杨亿向太宗献自己所作文章,受到嘉奖,封为太常寺奉礼郎,留居秘阁读书。随后又献《二京赋》,皇帝赐他进士及第。 宋太宗很欣赏杨亿的文学著作,在后苑设赏花曲宴时,命亿赋诗,亿作《金明池颂》,太宗读其诗中的警句,并且和宰相所作比较,很是称赞。次年二月,苑中设宴,亿又献诗,任为直集贤院。此时,亿上表求归乡里,皇帝馈赠钱15万。宋至道初年(995),太宗亲自制九弦琴、五弦阮。文士都写颂,太宗称亿最优。次年春,升任著作佐郎。太宗知道杨亿很贫困,多次赠送钱财。由于太宗称赞亿的文章,当时公卿的表疏多请亿代写。 宋真宗即位,任亿为左正言,命他参与编修《太宗实录》。全书80卷,亿独力完成56卷。书成,杨亿求任地方官,真宗认为他才长于史学,不同意。经一再求,出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不久入朝任左司谏、知制诰。宋景德二年(1005),杨亿判史馆。真宗诏王钦若与杨亿修《册府元龟》,其次序体例皆亿所定,群僚分撰篇序,需经杨亿窜定后使用。当时王钦若任参知政事,但为人奸邪险伪,被称为“五鬼”之一。杨亿为人刚介耿直,嫉恶如仇,与王钦若避不相处。王钦若离朝知抚州,文士皆有诗送行,唯杨亿一人不作。景德三年,杨亿任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定其体例。大中祥符(1008)初任兵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大中祥符六年,《册府元龟》编成。此书一千卷,对宋以前史籍的辑佚、校勘和整理较有价值。 杨亿文风雄健,才思敏捷,欧阳修称他“真一代文豪也”。杨亿在编修《册府元龟》时与同僚刘筠、钱惟演等唱和,创西昆体,由杨亿编为《西昆酬唱集》,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其特点追求词藻多用典故,讲究音律。欧阳修《六一诗话》:“盖自杨(亿)刘(筠)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这一诗歌流派,在北宋诗坛统治近半个世纪。 杨亿刚介耿直,嫉恶如仇,崇尚名节,不迎上意。他起草《答契丹书》内有:“邻壤交欢”句,真宗在旁批注“朽壤、鼠壤、粪壤”,杨亿仍改为邻壤。第二天,杨亿引唐朝典章制度,说学士草有所改,如不称职,要求去官。真宗对宰相说:“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景德四年,章穆皇后去世,真宗要立章献为皇后,由丁谓谕旨令杨亿草制,丁谓对杨亿说:你做了这件事,不愁不富贵。杨亿不从命,说:“如此富贵,亦非所愿也。”真宗只好叫陈彭年草制。由于杨亿数次抵触皇帝旨意,王钦若乘机屡次挑剔杨亿过失,陈彭年忌恨杨亿的名声比他大,也相与诋毁。但真宗素来看重杨亿,都不为所动。杨亿知道被他们谗害,又有病在身,请求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去看望母亲,未获批准就起程,被降为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同意在居地疗养。大中祥符七年,病愈,出知汝州(今河南临汝),后入朝为参详仪制副使,知礼仪院、制秘阁、太常寺。天禧二年(1018)为工部侍郎。次年权同知贡举,因考较差谬,降为秘书监。这年,杨亿母亲去世,服内皇帝因行郊礼,诏杨亿主持礼乐,起复为工部侍郎。天禧四年,又任翰林学士,诏注释御集、兼史馆修撰、判馆事、权景灵官副使。这年,真宗得风疾,宰相丁谓与章献刘后勾结擅权,寇准密令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事泄,寇准贬为道州司马。杨亿身体素羸弱,再加忧郁,是年十二月病卒。卒后,于景祐元年(1034)诏赠礼部尚书,谥“文”。 《宋史》称“杨亿自以辞章擅天下,为时所宗,盖其清忠鲠亮之气,未卒大施,悉发于言,宜乎雄伟浩博也。”又称杨亿“尤长典章制度,时多取正。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著作有《武夷新集》、《杨文公谈苑》、《西昆酬唱集》等194卷。《宋史》有传。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专题

礼郎
职位
著作佐郎
职位
员外郎
职位
郎中
职位
侍郎
职位
左正言
职位
左司谏
职位
知制诰
职位
太常少卿
职位
知礼仪院
职位
制秘阁
职位
太常寺
职位
秘书监
职位
翰林学士
职位
史馆修撰
职位
判馆事
职位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