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味道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037
人物姓名: 叶味道
人物异名: 初名:贺孙;字:味道;更字:知道;溪山先生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732.pdf
性别:
时代: 宋代
出生年: 1167年
卒年: 1237年
亲属: 叶适;叶任道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叶味道(1167~1237年) 初名贺孙,字味道,以字行,更字知道,祖籍浙江温州永嘉县。父叶适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好友,受父之命,师事朱熹,定居建阳莒口后山。他的学识、品德和情操得到邑人的尊敬。在后山建溪山书院讲学,朱熹曾亲自为其题“溪山”匾额,时人称之为溪山先生。 味道少年时喜研读经解史论。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随朱熹学习,他学益茂而道益深。朱熹在松溪湛庐精舍讲学时,他和弟弟叶任道到湛庐山拜朱熹为师。味道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当时程朱理学被视为“伪学”禁行,味道考试对策论,均依程颐学说。主持进士考官胡纮以“伪学之徒”为名将其除名。科举失意,仕途无望,但味道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依然故我。回归莒口后山,继续在溪山书院设讲堂,匾曰:“讲道藏修”。两旁立斋,左曰:“明道”,意为探究理学之道;右曰:“集贤”,意为会聚志同道合之贤士。味道成为宣传考亭学派观点的中坚人物。朱熹在建阳考亭重病期间,味道亲持汤药,情如子侄。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学禁解除,味道再次应考,又中进士,授鄂州(今湖北武昌)教授。宋理宗皇帝即位后,下诏寻访朱熹门人及其著作,路监司安抚使推荐味道入朝,得到重任,委派他主管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架阁文字,不久又提升为宗学教谕。味道因此经常有机会面见皇上。他曾对皇上说:“人生之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细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理宗皇帝对其道德文章、学识见解十分赏识,不久又提升其为太学士兼崇政殿说书。学禁后说书仅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味道提出当先说孔子《论语》,得到理宗皇帝的诏准。在一次议论关于恢复三京(指长安、洛阳、开封)问题,朝中大臣和统兵边将都认为时机成熟,可以用兵。味道却认为“开边浸阔,应授倍难,科配日繁,饥饷日迫,民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味道知古通今,利用宫廷讲学机会,向皇上陈述历史兴衰之典故,从中灌输程朱理学思想,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 嘉熙元年(1237年)味道卒于任,享年71岁。理宗皇帝得知味道逝世的消息,十分哀痛,下诏拨国库银两厚葬之。赠谥号“文修”,并敕令建阳莒口后山溪山精舍补辟为溪山书院,旁建两坊,分别曰:“道学传心”与“斯文缵绪”。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知县郭伯泰倡议重修溪山书院。此后屡废屡建,最后一次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巡抚叶世倬巡查建阳时,召集叶氏族人修建于后山原址,并亲自作《重建溪山书院记》。民国元年(1912年)十月焚于火。 味道著有《易会通》、《大学讲义》、《四书说》、《祭法》、《寺庙朝享郊社外传》、《经筵口奏》、《故事讲义》等,他还参加《朱子语类》的编纂工作。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宗学教谕
职位
太学士
职位
说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