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033
人物姓名: 蔡渊
人物异名: 字:伯静;号:节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729.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156年
卒年: 1236年
籍贯: 建阳莒口后山
亲属: 蔡元定;蔡沆;蔡沉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蔡渊(1156~1236年) 字伯静,号节斋,建阳莒口后山人,蔡元定长子。幼遵父训,长从师朱熹之学,凡义理之大原,经史之要领,诸说之异同,皆咨询父师而讲明。常与其弟沆、沉自相师友,其父以《易》授节斋(蔡渊)。 蔡渊博通五经,遍览子史,满腹经纶,却视利禄为粪土。元定谪贬春陵,渊躬耕乡里,事母持家,亦刻苦攻读,可谓孝道两尽。父丧后,哀痛之情发自五衷。奉葬先父,建庐墓侧,泣血三年。朱熹高弟黄干、廖德明、万人杰、李闳祖、熊刚大、叶采、真德秀、陈宓、黄自然、刘钥、王婪等名士,皆执经抱艺,以质其学,问出处之实,询理乱之由。参知政事浦城真德秀以“大学之道”为询。渊对之云:“‘实’字可也,说以事则理据,以言之易入,不然无益”。真德秀深敬服之。 蔡渊认为“学见本原,故一事之间,必有其理:一理之发,必有其本。其所当然而不可易者太极也,其所以然而不容已者无极也。当是时也,动静不必对立,而动静以分;行立不必相资,而行立以定”。复言:“知行不偏、敬义兼备,先观天地之始,以不疑其所入;次观人道之终,而不失其所存。内立于敬,而行之以恕,言之有常,而动之可”。尝言:“屋漏不愧,暗室不欺,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皆先世之训服而行之。虽对妻孥子言亦未有不可告于人者,亦未有不可告于天者。暴慢鄙倍之人(倍通背鄙陋背里),一见先生歙衽尊敬,是其素履之懿,(素,没有装饰、履、鞋。指不加装饰的朴素美德),有以上动其秉彝(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好德之,良心也。 尝赋诗曰:屈指抠衣四十年,自怜须鬓已皤然。久知轩冕应无分,但觉溪山若有缘。下学功夫渐未到,先天事业敢轻传?祗今已饱烟霞疾,更气清溪着钓船。 垂钓清溪四十年,学富五车,彬彬然有严子陵归隐富春江严台的比喻。溪山有情,轩冕无分,远近弟子,相率投拜为师,犹说不敢轻传“先天事业”,虚豁胸怀为一般儒士学者所望尘难及! 蔡渊对伏羲之画(卦),文王之彖,周公之象,孔子十翼(孔子把《易》分十翼),四圣(颛顼、帝喾、尧、舜)一心,若合符节,深潜精熟,融会贯通。《易》有太极发前人之所未发,知至知终,极其开明。所著《周易经传训解》、《易象意言》此两书均收入《四库全书》。另有《卦爻辞旨》、《古易协韵》、《象数余论》、《大传》、《易说》、《太极通旨》、《中庸通旨》、《大学思问》、《太极图解》、《论孟思问》、《体仁拟义》、《性理机要》、《化原问辩》等书行于世。自程子《易传》、朱子《本义》之外,未尝有此书也。其于《中庸》、《大学》以智、仁、勇三达德为讲道之门之说,涵泳反复,具有条理。 其余《论语》亦多所发明。尝以“孔夫子语子贡多学而识之,下学而上达,予欲无言”数章,令学者玩味于孟子,细绎(寻找绪头)仁心义路之训。以德存于内,不可得而见,不由义路而跌荡妄弛,则心之放也难收矣。圣贤制事之宜具有方册,所谓存义也。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所谓集义也。每以是语诸生,毫分割析,必使人有自得之妙。 盖技守有道,著述有功,投壶古意(古人宴会时的游戏,设制之壶,宾主以次投矢其中,中者胜,败者饮)。《周易》、《参同契》理虽至微,皆深得其趣。朱熹大书:《节斋及人生而静天地之性也》一章,以示节斋。学者识与不识,皆称节斋先生,故其德行足以淑当时,道学足以垂来世,不幸终老于家,幸著作大显,无极太极之义,有发先前圣贤之所未发者。所谓“仁认为已任,死而后已”是耳。 宋端平三年(1236年)二月十一日,蔡渊终时,更定数四(古代一夜有五更,更定数四即四更已定,天尚未明之时)曰:“动静者,太极生生之节也”。此其绝笔也,未及家事一语,俨然端坐久之。诸子扶持就枕。少刻,正卧整衣衿,理须发,泰然而逝。享年81岁,后葬于均四里(今周墩)石溪岚头。宝章图学士朝清建宁府知府王遂为之铭曰: 人于天地,惟理与气,理之所在,气无不至。气为阴阳,无极为,古代帝王,孔、曾、思、孟。其道无他传之,以是迨周、程、朱所守无二。正学不竞,莫知所起,不以理观,纷错秘始。时维节斋,太究宗旨。知行并进,出入表理。由下升高,莫量其止,本领既明,生生不已。已继往圣,以觉来裔。谁其绍之,在厥后嗣。 《中国人名大辞典》第1531页已将蔡渊编入名人录中。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