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025
人物姓名: 朱熹
人物异名: 字:元晦;改字:仲晦;晚号:云谷老人;云壑老人;云谷晦庵老人;晦庵病叟;沧州病叟;遁翁;别称:紫阳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719.pdf
性别:
时代: 宋代
出生年: 1130年
卒年: 1200年
亲属: 朱塾
非亲属: 蔡元定;婺源

传略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改字仲晦,晚号云谷老人、云壑老人、云谷晦庵老人、晦庵病叟、沧州病叟、遁翁,别称紫阳。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生于尤溪,曾寓居建瓯、崇安,定居建阳,中年曾隐居莒口马伏寒泉精舍和莒口东山的云谷“晦庵草堂”讲学著书长达十年之久。 朱熹与莒口关系十分密切。朱熹之母祝氏夫人葬于莒口马伏,长子朱塾葬莒口社州大金山(旧称大同山),本人隐居晦庵草堂著书立说多年。 朱熹选择马伏寒泉林著述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家庭不幸。政治上朱熹仕途不顺“远君子,近小人”几乎是宋代国君的通病,朱熹多次上书宋孝宗请求“整顿朝纲,断以大义”,未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不惑之年经武夷三先生、南平李侗等理学家教诲,学问大旨确定,已经成为中国半壁江山知名学者,他平生志向并不在为官,决心静下心来著述讲学。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七十岁的老母祝氏夫人病殁。家事不幸促使立即归家,正好利用守丧之机开始总结生平所学,著书立说。朱熹与大弟子精于风水的蔡元定共同为母择地,最后选中建阳崇泰里马伏天湖之阳的寒泉坞(今莒口马伏良种场边)为葬母之地。 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41岁,葬母祝氏夫人于马伏寒泉坞,为守孝在墓地附近建精舍,匾曰“寒泉”。寒泉者,寓掘地及泉,母子重逢之意,表达了朱熹14岁丧父(朱松),母子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从此,朱熹在“寒泉精舍”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他的高足弟子蔡元定、刘爚、黄干、祝穆等这时都常来求教。 朱熹隐居寒泉期间,最值得一说的是“寒泉之会”。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与朱熹并称“东南双星”的吕祖谦从千里之外的婺源专程来到“寒泉精舍”拜访朱熹,两地理学家于此交流学术思想,相当于一次高层次的理学研究会。两人各自的弟子约20余人闻讯赶来聚会,并同游朱熹云谷草堂。寒泉之会朱、吕两人相聚一个半月,共同商定编撰《近思录》一书有关事宜。对该书所选内容、目录、编排等作了最后删定。 《近思录》收集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与张载的言论622条,分为14类,是学子自学理学的入门之书。 莒口云谷山,云雾缭绕,古木苍翠,涧水飞流,宛若人间仙境。朱熹在马伏寒泉精舍守孝期间,曾与蔡元定等人一起到西山、庐峰、云谷等山游玩。朱熹深爱云谷风景。遂有隐居此山之意。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七月,朱熹于云谷山上建草房三间,榜曰:“晦庵”。从此,朱熹隐居山中,“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亦足以乐而忘死矣。”这期间,朱熹还写了《云谷记》。 《云谷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朱熹对云谷山风景作了详细的描写。朱熹在云谷居住期间,诗兴大发,曾写下《云谷杂诗》十二首及《云谷二十六咏》。(详见自然地理篇山脉山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谷山原来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胜境,如深藏闺中的妙龄女郎,经朱熹一介绍,其知名度几乎与武夷山齐名。时至今日,研究朱子学的海内外学者大都知道建阳莒口有座云谷山。 “清风明月不须买”,此时朱子已领悟到生活在山村泉壑之中的雅趣,潜心研究理学。他居云谷山时,与云谷周围农夫多有来往。《云谷杂诗十二首》之四《谢客》诗曰。 野人载酒来,农谈日西夕。此意良已勤,感叹情何极。归去莫频来,林深山路黑。 诗题《谢客》,从诗中可看出这里“谢”是感谢之意,并非闭门谢客。酒逢知已,一直谈到红日西倾。朱熹希望农人来作客,又担心山路难行,嘱其“莫频来”,这实际上是读书人的客气话。 从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葬母筑寒泉精舍起,至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离云谷晦庵赴南康军(治所今江西星子县)知军任上,前后十年时间内,朱熹主要行踪在莒口的寒泉和云谷两地,极少与外界来往,专心致志,著书立说。这十年正是朱熹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期,也是朱熹思想形成和确立时期。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在此期间朱熹完成的著作有: 乾道六年(1170年),41岁,著《家礼》五卷。 乾道七年(1172年),43岁,著《西铭解义》一卷。编《论孟精义》34卷,著《资治通鉴纲目》59卷。《资治通鉴纲目》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节本,由朱熹拟出凡例,交门人赵师渊等人编纂,最后经朱熹审阅定稿。除此还编《八朝名臣言行录》24卷,分上下两本,上编10卷,下编14卷。辑录北宋太祖、太宗及以下共八个皇帝临朝时名臣言行资料。 乾道九年(1173年),44岁,著有《太极图解》1卷。此书又名《太极图传通书》、《太极解义》、《太极图说解》,内容为解释周敦颐《太极图说》,使读者便于理解。著《伊洛渊源录》16卷,此书为记周敦颐以下及二程交游门人弟子言行,宋人谈道学宗派由此始。编《程氏外书》12卷,此书记录《程氏遗书》之外的语录计152条。 淳熙元年(1174年),45岁,编《古今家祭礼》20卷,辑录汉以来家祭礼仪资料。 淳熙二年(1175年),46岁,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成书,计14卷。 淳熙三年(1176年),47岁,编《婺源茶院朱氏世谱》1卷。朱熹妻刘氏在此年病逝。中年丧妻,朱熹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所以这年成书著作较少。 淳熙四年(1177年),48岁,这一年是朱熹著书丰收年。《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诗集传》8卷,《周易本义》12卷,《论语或问》20卷,《孟子或问》10卷,《大学或问》2卷,《中庸或问》3卷,这几部书朱熹前几年就开始编著,均在此年完稿。 据上所列,在十年之中竟然编著完成19部266卷著作,令人惊叹!可见朱熹在学术上是何等的专注与勤奋。里人称朱熹曰:“著书立说于莒口,弘扬理学于天下。” 莒口,既是朱熹著书立说的胜地,也是他曾经伤心落泪的地方。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准备迁居考亭前,曾葬长子朱塾于莒口大同山北麓(今社州魏墩村边)。大同山,又名大金山。 朱熹长子朱塾,于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逝世于婺州(今金华),当时朱熹在漳州任知州。老年丧子,对朱熹的打击是够大的,白发老翁反葬子。其《亡嗣子圹记》曰:“宋朱塾,字受之,其先徽州婺源人。大父讳松,绍兴吏官也。父熹鸿庆宫祠官。母刘氏,聘士勉之女。熟于绍兴癸酉(1153年)七月丁酉生,熙辛亥(1191年)正月癸酉卒。娶潘氏,生二男,长曰镇,次恩老。四女,妇昭、接满、镇满、镇源皆夭。明年十月一日甲申,葬大同北麓,上有天湖。其父为之志,呜呼!痛哉。” 朱熹曾游龙湖山,爱其幽胜,并筑室以居,他在给高足弟子蔡元定信中写道:“……书堂高敞,远胜云谷、武夷,亦多容得人,他时尽可相聚也。” 莒口后山也是朱熹常到之地。是时朱熹高足弟子叶味道在此建“溪山书院”,朱熹常夜宿于此,并为书院题匾。 莒口长埂是朱熹临危脱难之处。据传,朱熹受奸臣韩侂胄陷害,在逃难中,朝廷的三名钦差马不停蹄地追捕朱熹。当朱熹逃至长埂“化龙桥”附近的大樟树下,向老农分了蜂蜜,就地写了十四个蜂蜜字“龙门进,化门出。日在西山,夜入云谷”。此举引来无数蚂蚁争吃蜂蜜,竟成了蚂蚁排字之状。当钦差追至大樟树下,见此光景,对天叹道:“此乃仙人也,怎能捕住?”想来无法缴旨,只好撞死在大樟树下,朱熹安然脱难,得以生存。后朝廷就派人在长埂村建起“三圣庙”(庙址在今长埂学校)以示纪念三位钦差。 朱熹著述十分丰富,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与《韩文考异》等;所编的有《论孟集议》、《孔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近思录》、《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和《程氏外书》等。后人编辑其著作为《文集》112卷,《语类》140卷,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朱熹对“四书”、“五经”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有其独特的解释。元、明、清三代开科取士考试,一律以他的注释为依据;他的著述被明、清王朝列为儒家正宗。 《中国人名大辞典》第267页已将朱熹编入名人录中。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军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