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45
人物姓名: 蔡渊
人物异名: 字:伯静;号:节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21.pdf
出生年: 1156年
卒年: 1236年
亲属: 蔡元定

传略

蔡渊(1156—1236) 蔡渊,字伯静,号节斋,蔡元定长子,内师其父,外事朱熹。与弟沆、沈“兄弟三人,皆躬耕不仕,卓然自立,邦之人士,莫能与比,而人亦莫知其所蕴也”(《道南源委》卷三)。 《续集》卷三有《答蔡伯静》书十几通,内容以答问、印书、校书为主。其中书一云:“《启蒙》已为看毕,错误数处已正之……但注中尊丈两句不甚分明,不免且印出,俟其归却商量。”乃商议《易学启蒙》一书的校对与刻印事宜。据《朱子年谱》卷三,《易学启蒙》成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三月,此亦为今可考的蔡渊从学于朱熹的最早时限,从学地点在武夷精舍。 蔡渊也是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续集》卷三《答蔡伯静》书七云:“自尊丈行后,惘惘至今,不能平适。”表达的是蔡元定被编管道州的心情,时在庆元三年(1197)。同卷书四、五、六均与蔡渊商讨《周易参同契考异》一书的校正和刊刻事宜。书四云:“《参同》定本纳去,可便写白,并元本寄来,更看一过,然后刻本乃佳。”考《周易参同契考异》成书于庆元四年(1198),《文集》卷六七《参同契说》文末云:“此说欲与季通讲之,未及写寄而季通死矣。偶阅旧稿,为之泫然。”末署“戊午腊月十六日”。从朱熹与蔡渊书信往来多发生在庆元间,而蔡又是建阳人而论之,蔡渊当为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此外,《语类》卷二有黄义刚录“蔡伯靖(静)曰‘山本同而末异,水本异而末同’”一条(P28);卷十二叶贺孙录“或问‘先持敬……’”(P212)条中又录有蔡伯静的发言。黄义刚录在绍熙四年(1193),叶贺孙录在绍熙二年(1191)以后,则此又可作为蔡氏乃沧洲门人之佐证之一。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