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00
人物姓名: 刘尧夫
人物异名: 字:纯叟;或作:淳叟;又作:醇叟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78.pdf
出生年: 1146年
卒年: 1189年
籍贯: 抚州金溪县

传略

刘尧夫(1146—1189) 刘尧夫,字纯叟,或作淳叟,又作醇叟,抚州金溪县人。乾道五年(1169)入太学,淳熙二年(1175)进士。除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历官隆兴府通判。曾分别师从陆九皋、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淳熙间,从学于朱熹。《文集》卷六有《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诗,由此可知,刘尧夫于淳熙五年(1178)已从朱熹就学于五夫里和建阳晦庵云谷草堂。《朱子语类》卷一四〇载:“力推狞龙借水饮,手却猛虎夺石坐。刘淳叟诗。云谷有虎挨石,淳叟作此,自以为好,不可晓”(P3332)。此为朱熹后来对其门人滕璘所说。《文集》卷三四《答吕伯恭》书八云:“熹比与纯叟及廖子晦同登云谷,遂来武夷,数日讲论甚适。”所记与诗题内容相同。同年八月,又与刘彦集、廖德明等陪同朱熹游武夷六曲响声岩,今此地摩崖石刻仍有其名。 但淳熙五年(1178)并非刘尧夫从学朱熹的最早时间。《朱子语类》卷一二〇有数条述及刘尧夫,对其评价不高,内容也可涉及对刘氏从学朱熹年月的考证。卷中叶贺孙所录称其“变常至此”、“质薄”。黄义刚则云: 《辨奸论》谓:“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每常嫌此句过当,今见得亦有此样人。某向年过江西与子寿对语,而刘淳叟尧夫独去后面角头坐,都不管,学道家打坐。被某骂云:“便是某与陆丈言不足听,亦有数年之长,何故恁地作怪!”(P2911—2912) 文中所言“过江西与子寿对语”,必指淳熙二年(1175)五月的朱、陆、吕鹅湖之会,由此可知刘尧夫在鹅湖之会之前,已是朱子门人,从学地点当也在寒泉精舍。《文集》卷六有《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诗,题中“天湖”,在建阳崇泰里寒泉精舍北侧。《朱子语类》卷一二〇有廖德明录“淳叟问‘方读书时,觉得无静底工夫’”(P2911)一条,当为此时所录。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专题

通判
职位